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晋国灭亡。】
很好!很有骨气!
死都不要投降给汉王,看着汉王跟陆成安卿卿我我,那是比死了还要难受!
这次失败,晋王总结了一下她的失败主要原因。
第一是缺少一个合格处理内政的文臣,第二是没有一个非常能打的儿子,第三是没有在优势最大的时候扩大优势,反而是和其他亲王坐地而谈,在那里拼内政发育。
这就导致进入托管模式以后,底子还是那个底子,内政烂的根本毛病没有得到解决。
而且楚王送了一个楚地大补丸。
但凡楚王活得久一点,跟汉王再拉扯一段时间,别送土地,就不断卡汉王的土地扩张速度,都不能养一个那么肥的国家出来。
说句难听的,汉国的前期,就是楚国养出来的。
吞并楚国的汉国,相当于是用两个国家的人口资源、土地来发展的。
晋国吃亏在打仗经济跟不上,而不是打仗没法打,你看他们踞险而战,连岳飞都打不进来。
这就证明了晋国是能和汉国拼命的,但是打仗不是一块地方拼个你死我活就行了,国土的面积很大,正面有优秀的将领可以扛着,其他地方就不一定有。
汉国在正面耗住了,就想办法侧面找机会,后面再凭借国力生生磨死晋国的。
“开局就该截胡陆成安,这是战略思想出错了。”晋王越想越气,“我就不该去找父皇和小八。”
“这两个人被我抓了以后,没有一个人能帮得上我。”
“让小八去看守父皇,她直接一个人跨越四个国家跑路了,如果不是父皇自立,背刺了本王一半的土地,瓜分了国力,我还能和汉国再打几年。”
可惜!
太可惜了!
【大晟二十七年,燕国的大军攻打宁国。】
【双方僵持了三个多月,宁国军队出现了大量士气溃败的现象,不情愿打仗的宁国人冒出大股溃军。】
【固然戚继光掌兵上军纪严明,宁王也愿意给士兵开出较高的军饷,但是宁人视生命高于一切,不为钱财所动。】
【哪怕宁国的将领英勇抵抗,可面对强盛一时的燕国也无计可施。】
【“谁敢与我一战!!!!!!”】
【咆哮声出现在了燕宁交战的第一战场,张飞单枪匹马与李成梁马战。】
【李成梁不敌,败于马下。】
【大晟二十七年六月,宁国的防线全部溃败,大量的国土被燕国军队所掌控。】
【严嵩开城投降燕军。】
【李成梁被张飞生擒,在诸葛亮的劝说下,李成梁迷途知返,愿意为燕国效犬马之劳。】
【戚继光保护宁王逃亡,杀出燕军的重围,最终率领一千余人来到原先的楚地。】
【这一千人转化为金色特殊兵种——戚家军。】
【宁国被燕国覆灭,宁王投奔了汉国。】
【宁王加入了汉国阵营、戚继光加入了汉国阵营。】
【大晟二十七年七月,陆成安以帮助宁国复国的理由,介入宁燕之间的战争。】
【同时燕王另一路军,关羽张辽大破晟国,正英帝投降,加入了燕王的阵营,至此晟国并入了燕国的版图。】
【晟国、宁国灭亡。】
【天下二分的局势显露!!!】
一分为二的斩断声响起。
画面切割。
【与你争夺天下的最终对手是——燕王。】
【与你争夺天下的最终对手是——汉王。】
【一统天下的决战开始了!!!】
燕王这边先灭齐国,再灭宁国,后攻晟国,效率上肯定是不低的。
但是汉王这边同样强硬,楚国、秦国、晋国相继被她所覆灭。
不过早期发家史里,汉王的运气成分要高一些。
楚国在前期就被汉国给打下来,可以说是这次【群雄逐鹿】中最大的转折点。
因为真正难打的是中期互相运营的阶段。
那个时候都在拉扯,谁都不希望隔壁的缓冲带能崩的那么快,也不希望有任何一个国家成为超一线强国。
所以碰到灭顶之灾,其他国家的人都愿意协助。
春秋战国就有一个非常长期的僵持期。
燕王打齐王,宁王不管怎么样都要帮一把齐王。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