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8节  想娶女帝不正常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而记忆里头,病重的这些日子,陆成安常常带他的儿子陆谦己入宫见面,陆谦己更是说出了自己想要当一个征战沙场的将军,来为朝廷效力。
    这让正英帝愈发的感触良多,他也能察觉自己时日不多,即将要离开于世了,他的身体,似乎,越来越不受用了。
    看来,以后的自己,会有一场大病,得好好注意保养身体了,正英帝在心里暗道。
    到这里,就像是数着时间过日子。
    正英十三年的四月份,正英帝看着自己召陆成安入宫,心里料想,他多半是要给陆成安托孤了。
    也不知道所托之人,可承这天下之重吗?
    画面定格。
    正英帝听着陆成安的声音就像是耳边响起一样。
    “君如青山,我自当如松柏,粉身碎骨,生死不渝。”
    君为青山,我为松柏。
    好一个「君为青山,我为松柏」!
    这铿锵有力的话语,让正英帝安了安心。
    而他,最终是传位给了汉王,他的长女,其中托孤的重臣分别是陆成安、吴明、长孙明三人。
    自己...这就是死了吗?
    正英帝看着画面上,自己卧榻吐出最后一口气的模样,有些伤感的同时,还有些异样的感觉。
    但是...
    好像没有结束?
    他看着自己的身影如同灵体一样的状态,落到了祖祠之中,他的那个仁宗牌匾之上。
    而,故事仍然在继续着。
    汉王解除了海禁,开关通商,朝廷继续推广《一条鞭法》,安和新政在民间引起了极大的促进效果,在他死后,汉王每年的税收都在长高。
    正英帝没有想到,自己那个看似愚笨的女儿,竟然还有这样的作为?
    而在陆成安的主政下,国家经济得到了充分的刺激与增长,人口也在报增,陆成安重新统计了人口。
    长孙明为首的臣子,在这个期间疯狂弹劾陆成安,这让正英帝也感觉到有些恼怒。
    但凡,陆成安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长孙明的弹劾,正英帝都能接受,毕竟长孙明也是托孤中的一位大臣。
    可是陆成安做出来的事情,是让大晟王朝的国力不断上扬,这长孙明的弹劾,不就是摆明了要来争夺权利吗?
    真以为自己很重要吗?
    如果是自己,直接就让他卷起东西滚蛋了!
    结果,汉王还真的就这样同意了长孙明以退为进的请辞,让长孙明滚去老家隐居了,这样的做法,让正英帝莞尔一笑。
    好!
    做得好!
    朕的女儿干得漂亮!
    还没等正英帝高兴多久,边境突发战事,边疆的蒙古部日益势大,他们常年骚扰边疆,同时高句丽遭遇了倭寇的大举入侵,高句丽的君主向大晟王朝求援。
    与此同时贵州的土司头目曹东成还趁乱造反叛变了。
    旁边的云南平西侯徐琰去平叛的时候,曹东成伙同交趾建立同盟关系,交趾豪族头目黎宛突袭云南,迫使徐琰回去保卫云南,而吴明则是在边境血战蒙古。
    正英帝把这些人的名字,一个一个全部都记下来了。
    更离谱的事情,在正英帝的眼前发生了,汉王掌权的第六年,长孙明和管彰悍然发动宫廷政变,以「清君侧」通报满朝文武,以十宗罪为由,要跑去杀陆成安。
    这是正英帝全然想不到的事情。
    长孙明为了争夺权利,竟然敢去做政变的事情。
    好在,京师之中不知道哪里奔出来一支勤王部队,解决掉了长孙明和管彰的叛军,而自己的长女汉王也没有去追究宁王、秦王的罪责,只是将长孙家给抄家诛灭了。
    正英帝暗暗点头,汉王这些事情,做的还是挺不错的,没有对自家人刀剑相向,这非常好。
    不过,这也太内忧外患了吧?
    内有长孙明和管彰这两个不定因素,草原还那么不平静,土司的事情也多,正英帝想着,心中后怕万分。
    这么下去,大晟王朝不会被亡国了吧?
    正英帝紧张了起来。
    贵州之乱,最终是由晋王所平定,这让正英帝长舒了一口气,看来咱这个三女儿,干啥啥不行,打个叛军的武力,还是有的。
    没白让她练武。
    可,这个蒙古怎么解决呢?
    刚想到这里,蒙古就对大晟王朝宣战了,因为没有互市的原因,决定全军南下,而朝廷立刻集结了大量兵力应对。
    此刻,陆成安请求出战!
    这个画面,让正英帝当场就急了,你一个文臣凑什么热闹啊,正英帝知道陆成安对于大晟王朝的忠心耿耿,但是大晟王朝还没有沦落到让文臣提刀上战场的地步啊!
    这时,正英帝忽然回忆起他和陆成安的第一次见面,在南苑的猎场,那时的陆成安一身戎装。
    等一下!
    不会这个陆成安不仅仅是一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