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然而,下一秒,正英帝的脸色就变得严肃了起来。
陆成安在正英九年的时候,重新回到了京城之中,在西郊坐而论道,谈及四书五经之中的精义,开敞私书,广结寒门士子,同时不断地走访各地,探访百姓的生活。
随后,赠送了一幅名为「万民疏」的奏疏,以寄送墨宝的形式,交在了他正英帝的手上。
他正英帝的确是有这些爱好的,在年轻的时候,他是极其喜欢吟诗作画的。
尤其偏好于书法。
长孙明就跟他算是通过这些东西作为媒介,慢慢结识的。
而陆成安的这个「万民疏」用词慷慨激昂,整个进言的奏疏,朴素简明,直达胸臆,其中言辞恳切,义正辞严,针对时弊,句句鉴心。
感情极其真挚,其中的话语令正英帝此时都有股意气难平的愧疚之情。
记忆画面中的他,为了保护陆成安,直接是公开了《万民疏》,并且将陆成安打进地牢,替他蓄养清望。
正英帝深吸一口气。
为此,他也将这件事情公之于众,和这些群臣拼了一个正面,趁势除掉了几个为虎作伥的世家文臣。
没错!
一点都没说错!
画面上,自己说出去的那句话才是我皇室应有的脊骨!
这是朕的天下,而不是这些群臣,这些世家子弟的天下。
而更加精彩的事情还在后头,他将此前关押在天牢中的陆成安请到殿前和这帮群臣对峙。
左都御史卢真和陆成安展开了一场激烈无比的口诛笔伐。
以「天」为名,论「天」之道。
陆成安金口频出。
一句铿锵有力的「当今天子姓苏,天亦姓苏」,使得看到这处记忆的正英帝,也是气血上涌,狠狠地出了一口恶气。
本身这些年,都在和群臣博弈,他的皇权象征在这些群臣的围攻下,岌岌可危,陆成安的这一句话,如同一道曙光出现在了天际。
他正英帝和陆成安,可以说是联手把这些气焰嚣张的文臣高官给猛打了下去,将他们这些人的脊梁都给戳折了!
记忆看到这里。
正英帝已经是给陆成安标记了两个字——忠臣。
《内阁制》、《考成法》、《曲辕犁》,各种层出不穷的东西,在陆成安的手上出现。
通过《内阁制度》分化了以长孙明为首的相权派系,利用《考成法》,让官员们卖力做事,勤勉工作,而《曲辕犁》加强了百姓的农业,让百姓们有了更省力的办法耕种。
而自己,因此也越来越重用陆成安。
陆成安的位置不断因此水涨船高。
正英帝现在怕的是什么?
怕的就是这随后记忆中的陆成安,会因为位高权重而逐渐背弃了先前的信仰,不再是最初的那个意气风发,一心为国做事的少年。
可这三年的时间,陆成安的所作所为,对得起那「明光大正」那四个字!
然而,令正英帝头疼的东南沿海地区又来了,又是该死的倭乱,为了调查这个问题,他是把陆成安给派遣了出去。
加封陆成安为内阁大学士,以正二品工部尚书领钦差大臣,享巡察专权、派遣陆成安到东南沿海地区审查倭乱真相。
结果,令正英帝极其愤怒的事情发生了。
被派遣出去的陆成安,竟然会沦落到生死不明的情况!
作为堂堂一个钦差大臣,在自己休息的驿站之中,能遇到失火的事情。
这东南地方的官员,到底是何等的猖狂!
一帮乱臣贼子!
真就没有把朕的命令,把朕说的话听在心里,一帮混账,都该杀!
该杀!
正英帝的胸膛上下伏动,可见情绪上的愤怒已经是影响到了判断,那些栩栩如生的记忆,很难不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触。
替他做事的陆成安,在作为钦差大臣的情况下,都能遇到这样的险境,这些人,真的有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吗?
尤其陆成安是这么一个公正廉洁的忠臣,这么一个位高权重的忠臣!
他们这些人都敢做出这样出格的事情,弃皇室的尊严于不顾!
江骐宁呢?!
对!
江骐宁呢!
我定要让他查个清楚,查个明白,查个水落石出!
正如正英帝所想的那样,脑海中,他命令江骐宁前去查案,而不知道多久以后,死里逃生的陆成安终于是回到了京城。
看着陆成安骨瘦如柴,满脸憔悴的样子。
正英帝何其心痛。
心中更是惋泣万分。
而陆成安回到京城,仍然是尽心尽力地为国效力,是将东南地区的情况如实交代,汇报了地方官员贪污的现状,并且整合出了全部的线索。
他还提到了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