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海患边乱的倭寇,可能是由南方世族、沿海百姓和商人一同为了这个沿海的营生而卷入了此案之中。
这所谓的「倭寇」甚至其中一部分是沿海的渔民,因为没有生计而被迫当上倭寇的。
看到这里的时候,正英帝是越想越觉得悲愤。
无论怎么说!
再怎么被迫!
他们也当了贼!也杀了那些不愿意从贼的百姓!
从他们拿起刀的那一刻起,就不再是朕的子民!
是贼寇!
全是贼寇!
正英帝闭上了眼睛。
从陆成安遇险再到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汇聚在一起,他的怒意值已经是来到了顶点!
朕要看到...血!流!成!河!
他不想容忍,也不能容忍!
这国,怎能一日无法!
人人都目无王法,那么国将不国!
定要杀个干净!杀个干净!!
正英帝不由被郁火给气得轻咳了一声。
而记忆画面上的片段再次动了起来。
第219章 正英帝的震撼!这才是朕的好儿郎!
正英帝忽视了记忆中秦王对他的劝谏。
他作为一位旁观者,看着脑海中一一进行下去的记忆画面,他的愤怒是更为直观的。
当然,作为掌权多年的正英帝,他不容自己的威严受到侵犯,同样是一个理由。
他赐予了陆成安掌镇边军团的各部军马之权,让吴明和江骐宁协同清洗此案。
这是一场毋庸置疑的大清洗,吴明作为镇边军团的主帅,江骐宁作为锦麟卫首领,这三个人的一同出手,可见决心!
而陆成安拿着他的人重回东南沿海地区,所到之处,百官为之颤动,一共处死七十六位南方世家中牵扯至此案的士人,追查出二十一位牵扯此案的南方官员,其中包括了四位地方知府的官员,一位从二品官的巡抚,以及前任巡察此地的钦差大臣。
一时之间,卷起了空前的腥风血雨,卷入其中的大大小小官员不计其数,株连族群规模高达13941人,创造他正英帝掌权以来的大案之最,涉及金额高达两千万两白银,现银两百万两。
看到这里,陆成安带着人把这些祸害朝野的害虫,杀了一个干干净净,他正英帝心中扬起了一股无比畅快的爽意。
陆成安。
真是一个为民为国的大忠臣啊!
这已经不是正英帝第一次感叹了,事实上,这些记忆碎片中,陆成安所做出来的事情,已经足够他名留青史。
遇到这么棘手的案子,寻常官员,他敢管吗?他有这个胆量去碰吗?
陆成安碰了,他不仅敢碰,还敢查到底,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正英帝沉吟着。
有了陆成安后,他多半,也能做大晟王朝做些大刀阔斧的改革大事了吧?
正英帝想到这里,燃起了一丝野心,可是下一秒,冷水从天而降,他病了,病得彻底。
甚至是不得不取消了惯例的早朝,应召官员入寝宫商议国事。
而这个期间,陆成安的位置越做越高,在「内阁制」下,渐渐做到了首辅。
并且,陆成安这个首辅的权利,因为他的名望,因为他的能力,因为他的政绩,功压其他人,成为了权倾朝野的真正权臣。
这不禁是让正英帝担忧起来,他死后,陆成安会不会在性情上有所变化?
毕竟,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人呢,说到底还是会改变的。
胡思乱想下,正英帝看到了陆成安以后的儿子,一个叫陆谦己的孩子,很有意思。
他年纪小小,却不怕生,像是一个小大人,名为陆谦己,说起话来却不是那么的谦逊。
一番趣话下,正英帝对这个小娃儿,也是有了兴趣。
陆成安这时候,向他提出了《一条鞭法》,看着《一条鞭法》的内容,正英帝陷入了沉思之中。
清丈土地、统一赋役、计亩征银、官收官解。
牢牢记住其中几个关键之处,正英帝在心里记好了,等下便起身,去御书房把这些内容给写下来。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