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那是他正英帝最爱惜羽毛的女儿。
别说举荐了,给外人说一句好话,都很少见。
这陆成安到底是何德何能,在刚刚提出「改土归流」的策论后,这才没几天,又能让自己的两个女儿为此折服呢?
好在正英帝敲打完两个女儿后,还要给陆成安一个小小的警告,所以正巧,这陆成安就在太和殿前候着。
“传陆成安进殿。”正英帝一摆袖子,大声道:“宣长孙明、蒋德、陈禹斐入宫,商议大事。”
“传东宫汉王进殿。”
晋王和秦王再次心怀鬼胎地互相对视。
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表现机会,说什么都不能错失了。
第183章 解锁陆成安的动态皮肤荡寇清海!秦王的最新套路!
大晟朝的江南地区,遭遇倭奴海寇的进犯,这无疑是正英朝的一件大事,也正是从这里,揭露了大晟朝目前缓缓走向腐败的朝政。
陆成安走进太和殿的时候,路过的太监向他小声地提醒了几句,让他顿时知晓了殿中发生了什么样的大事。
又看到传令的太监朝着宫外快马加鞭的身影。
陆成安在心里暗暗想到,没过多时,就是他这个萌新要跟朝中大佬过招博弈的时刻了。
他走进殿内。
首先看到了两边端坐着的晋王、秦王殿下。
“汉王殿下到——”
入主东宫的汉王殿下,换了一身漆黑色的蟒袍,腰间挂着一道金色的丝带,从这套足以称得上是太子仪仗来形容的皇袍来看,身份之尊贵,当下是展露无遗,她走入殿中,微微施礼,坐在右手边的第一座。
要传唤大臣过来,还需要一段时间。
正英帝之前对陆成安的「改土归流」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现在晋王和秦王的再次推举,自然是让正英帝对陆成安的本事有了更深的好奇心。
不过「改土归流」是大局上的策论,更类似于一种克制土司的政策推广,跟这次急报中的战事毫无关联。
这两者是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正英帝也不对陆成安抱有太多的希望,他认为晋王和秦王在此推荐陆成安的主要原因。
完全是因为他这个父皇对陆成安的「改土归流」策论大为推广,所以自以为是地揣摩他的心意,认为他正英帝要「重用」陆成安。
于是顺水推舟,既迎合他这个父皇的心意,又卖了陆成安一个面子。
正英帝看了陆成安几秒钟,手上拿起那份标红的奏疏,淡淡道:“朕召你来,你可知道缘由?”
“臣不知。”陆成安低头道。
正英帝一字一顿道:“你是南方人,你应该是知道这时常进犯朕大晟疆土的倭奴吧?”
知道,这可太知道了。
放地球上,这可是自大唐开始,就不断跟中国对着干的国家。
而大晟朝所处的位置,毫无疑问就是华夏族群的地域,最为重要的是,大晟朝在前晟时期是跟大秦同属本源的关系,而后晟所处的时期,更是大汉王朝的重要关头,陆成安对这里的土地,这里的人,是有认可感的。
说实话,真要翻一笔账的话,日本和地球上的华夏族群第一次的交手是在663年的白江口之战,这一战,华夏民族是处在唐高宗李治的统治时期。
此后,明朝时期、清朝时期,跟日本都有多次的交手经历。
近代历史,更是有可歌可泣的抗日历史。
对于日本这个国家,陆成安是有很多想法的,但这次大晟朝遭遇的倭奴海寇进犯,里面的成分复杂,完全不能看做是海寇犯边那么简单。
在模拟中可以看到,这是涉及了一场沿海世家、走私商人、倭奴流寇之间,三方博弈的大案,还是大晟朝的六大案之一。
陆成安现在的脑子很清楚。
查,是一定要查的,但肯定不是现在去查。
现在还是把这个事情想的简单一些。
只当成是倭奴流寇的进犯来处理,是最好不过的处理手法。
毕竟如果要去深究这个案情,整个情况是过于复杂,而且牵扯甚远,一个弄不好大晟朝自己内部就提前崩盘了。
陆成安在模拟中查这个案情,是把自己也弄的是九死一生,不是被一位锦麟卫救下,他早就死了,还解锁什么四大案的本纪?
这样简化下来,单单对付一帮倭寇。
陆成安都不需要苦思冥想什么劳费军力的办法,就能把倭奴们给收拾的明明白白。
“臣略有所知。”陆成安立即说道。
还未等陆成安说话,说出自己的看法。
正英帝冷笑了一声。
“这海边的倭奴不安分,这些日子来,竟然聚集了一股兵力,来攻朕大晟朝的城池,还有一位江南地方的总兵前去抵抗却兵败身亡。”
“这小小的倭奴,都成了朕的大患,你说,这可笑不可笑?”
正英帝对于这件事情,耿耿于怀。
因为倭奴的来历,正英帝不可能不知道,作为皇室中人,还是泰熙帝唯一的儿子,他从小接受了最好的教育,有大晟朝最全面的知识。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