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3节  想娶女帝不正常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r/>    正英帝知道倭奴是来自于海的对面。
    在泰熙帝时期,这倭奴就经常来找事,还打到新罗、百济那里去了,这俩小地方的人来大晟朝求援。
    结果泰熙帝派出官兵,轻轻松松就把进犯的倭奴给打碎了,还缴获了一批俘虏,发现这倭奴人的身材普遍矮小,厉害的地方是这些人有股狠劲儿,不怕死。
    但,有了先帝轻松取胜的例子,正英帝就奇了怪了,怎么到他手上,还能有总兵输阵输给倭寇,甚至还战死了。
    这一点,是正英帝最想不明白的。
    其实,倭奴厉害的一部分问题还是在于技术外流这一处。
    日本的学习能力,是公认的厉害,他们学到了东西,是真用,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当时日本太刀的一个质量,其实在整个亚洲地区算是独一档的存在。
    因为日本他们所制作的刀具技术很大一部分都是来源于中国。
    唐朝时期,日本人偷学了很多唐代的锻造刀具的技术,并且中国唐代一些制作刀的技术,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地失传。
    但是这样的技术却在日本仍然能够见到,并且还将这些技术不断研发。
    日本太刀的厉害之处,更是达到了朝贡这一档,大明甚至很乐意接受太刀的上贡,可见太刀做工精细又锋锐的特点。
    虽然官方很鄙夷地将其称呼为「倭刀」,但明朝中后期按照「倭刀」的制式,制作了很多本土化的刀具成为军方的制式装备。
    而只要有交易过、有互市过、有文化上的来往,大晟朝跟唐朝的情况是一样的,这种技术外流是完全阻挡不住的。
    故此,日本有了技术,又有巧匠,做出颇具自己特色的刀具,也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而时常在东南地区找事的倭奴海寇,陆成安清楚,这不是日本官方的士兵,是流亡在海上的一群亡命之徒。
    从战略角度而言,日本攻打大晟朝,就是一个异想天开的事情,战线拉得太长,它就算是真有这个想法,也必须先从朝鲜半岛开刀。
    何况现在的日本根本就没这个战斗力。
    所以,这股在东南地区的「倭奴海寇」,必然是人为蓄养的一种为利益所驱使的雇佣兵。
    但背后是谁蓄养的,那就不为人知了。
    陆成安可以肯定的是,养这些倭奴海寇的人里,两国的走私商人必然是其中之一。
    可能日本官方也有可能是蓄养这批倭奴海寇的背后主使人。
    毕竟把大晟朝的商品弄到海外,是一个非常暴利的生意。
    倭奴海寇演都不演,初始交易都不想做,直接就抢了卖,这样的无本买卖,收益实在是太高了。
    所以,混杂在东南地区的倭奴海寇很难处理,因为他们都不是一个整体,是多个不同团队组合的。
    有的是海外的,还有的是大晟王朝自家的人,当地的乡绅、官僚、驻军甚至是世族都混在里面。
    有些人甚至白天是大晟朝的渔民,夜里换身衣服,就成了倭奴,装成「倭奴海寇」来抢别人家的生意。
    这才是倭奴海寇源源不断出现的原因。
    背后隐藏的收益实在是太大了,这批人死完了,还有下批人来,无非就是换批人给主子效力。
    而为什么这群人的战斗力凶悍,一个是由背后主子提供的装备足够好,一个是都不怕死,都是亡命之徒,有金钱作为自己的信仰,这样的情况下,造成的破坏力能不大吗?
    搞不好这群亡命之徒的战斗力,因为装备质量和单兵作战凶悍程度,会比日本的官军还要强几个档次。
    殿外,太监用着尖利的声音喊道:“长孙明、蒋德、陈禹斐到!”
    话音落地。
    “宣他们入殿。”正英帝转移了话题,很显然他不认为陆成安有什么好办法,现在只是趁此机会,闲聊片刻,真正解决问题的人,他还是寄希望在丞相和其他大臣的头上。
    没多时。
    长孙明身着官袍缓缓入殿,在他身后的三朝元老蒋德、吏部尚书陈禹斐。
    喊上蒋德是因为前朝就有倭奴海寇犯边的事情,蒋德当时是处理这些事务的老臣,应该是熟知如何对付这些倭奴的。
    这三人来之前,就问过消息。
    而且最近东南那块地方,也的确不太平,所以早就做好了准备。
    在正英帝又将之前的内容说了一遍。
    三朝老臣蒋德立刻执手走出阵列道:“陛下,臣以为这些倭奴海寇攻城,为利而来,若是无利可寻,自会消退,依臣之法,可根治海寇。”
    “故此,老臣认为,东南沿海这边应当执行更加严厉的海禁政策,严打朝中腐败,将那些和海寇勾结的百姓绳之以法,彻底掐断我朝和外界的互市通道,如此一来,这倭奴海寇随风而灭。”
    正英帝听到对方刚正不阿的洪亮声音,不得不说,气势好,听起来就感觉对方说的很有道理。
    但是长孙明只是瞥了一眼,不动声色地摇了摇头。
    吏部尚书陈禹斐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蒋德这套刚是刚了点,说还是说在点子上的,这些海寇是因为利益而诞生的,只要让他们无利可图,不就自己消退了吗?
    陆成安听后,直接站了出来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如此作为。”
    正英帝看向陆成安,不禁迟疑了起来,之前问陆成安不说话,怎么三朝老臣蒋德一说话,陆成安就出来说不是了呢?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