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239章 连反抗都是一种罪过
当然水城里也不全是军事,各行各业的研究都有。
只不过目前大部分还只能停留在实验阶段。
萧云先来到的是匠务部的装备室。
墨宪也跟着一起进来。
两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一直非常紧密。
科研部的很多东西都需要匠务部的工艺来实现。
当初拆分出两个部门主要为了方便管理和保密,毕竟科研部是一个保密性很高的地方。
萧云先来到门口处的一个架子前,看到上面放着大小不一的竹筒,长短粗细都有,短的只有二三十厘米,长的连一米以上的都有。
也不知道是什么。
见萧云停在了架子前,墨华便主动介绍道:“这是竹藏剑,竹藏枪!”
哦?萧云很感兴趣,这样的兵器做伪装也是不错的。
于是伸手拿起一把,仔细端详片刻,然后一拔,一把锋利的小剑就出现在眼前。
用手指碰触了一下剑刃,不由得眼前一亮,不错!很锋利。
这些长短不一的藏剑,在战场上不一定好用,但对于特种作战来说,很实用。
墨华见到萧总管满意的表情,乐呵呵的上前,又拿起一件短小一点的竹筒,轻轻一碰,然后就在竹筒的一端出现了短刃。
竟然是弹簧刀!
这还没完。
墨华又拿起了另一个竹筒,轻轻的一转,就见竹筒随着转动,在其两端就缓缓的出现一把尖刃。
然后又放了回去,笑道:“之前你让我制作特种战甲的时候,我就想到这些或许对你们有用。”
“的确不错,每样再做几套,我让战士们挨个试试效果。”萧云当即做了决定。
接着萧云又看了下里面的软甲和战甲。
软甲是给特战队员准备的,是为了防刃伤和内藏兵器或其他必要物品,而非防弹衣,主要是为了渗透,在需要隐藏身份的情况下使用。
而战甲则是对抗的情况下,应对小规模的战场。这就要求战甲有更高的防护,同时也要方便携带。
所以才让匠务部能做出个可以用来收纳的背包。
在敌后的时候总不能穿一身甲到处乱晃。
看完了匠务部之后,萧云没打算去科研部,也没什么好看的。
这次他主要是为了了解下几件事。
于是他看向墨宪问道:“收割机研究的怎么样了?”
目前需要解决的是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将大部分的劳动力从农业上解脱出来。
强军已经消耗了大部分的剩余资源。
冷兵器的优势是训练不需要有太多的装备消耗,而且兵越强战斗消耗就越低,这是一个越强就越省钱的逻辑关系。
而火器就不一样了,那就是吞金兽,训练花钱,输了花钱,赢了也花钱。
现在登州这边,保证战士们的兵器和百姓的农具供应就已经很吃力。
这还是因为在登州抢了这么多火器铁器,否则根本供不起。
在现实的情况下,科技的提高,一定要有底层基础才行。
什么叫穷兵黩武?一直打仗那并不叫穷兵黩武,而超越底层基础的消耗才是真的“穷兵黩武”。
百姓粮食产量搞不上去,就将大部分的劳动力拉去干别的,那百姓就得挨饿!
还不单单是粮食产量少了那么简单。花钱就要赚钱,因为科技相关的很多原料都是登州没有的。
要是发展科技那么简单的话,那西方就不用大航海,更不用到处去抢东西抢奴隶。
现在萧云都觉得几千年来靠土地活着的华夏族人,真的被自然灾害杀死的可能不算多。
更多的人都是被上层的坑死的。
单说这登州,在那么多的土地上都种上棉麻干什么?无非就是城里的老爷们要赚钱,要挥霍!
若是都种粮食,恐怕百姓还不至于那么惨。
至少现在的登州是这样的,萧云来的这几年,还真没遇到什么大灾。
其实,现在登州粮食生产搞得很不错。
尽管有这么多的军人,但到了农忙的时候,除了需要战斗的作战部队和边防需要巡防的守备部队之外,全部要参与抢收抢种。
而且过了三个月新兵训练的太平军,也不是一年到头的训练,修桥铺路挖渠的活都得干。
这年头,可不是地有多少就能有多少收成。
因为播种的时节就那么几天,收获的季节也一样。
所以农忙的时候没人闲着。
登州能这么稳定,主要是靠了这种集体的大生产!
在萧云狠抓思想工作和保证吃饱喝足的情况下,大家的劳动热情很高,效率也高。
尽管这样,现在的土地还是有富余。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