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朝廷最大的优势是拥有整个大明乃至全世界最为庞大、丰富、齐全的资料和技术库,
诸位不要忘了,甭管商人们研究什么,只要向市场推广那就必定会向朝廷申请技术专利。
不申请也无所谓,被其它商人仿制了,那就怪不得朝廷没有保护了。
朝廷审核技术专利的标准是什么?一是原创性,也就是说市场没有,二是能够复原出来,那就必须得提供非常详细的技术说明,
技术说明这些东西商家不可能向大众公布,但朝廷却是可以查询的。
不止是大明自己的,只要大明商船所到的地方,当地的技术都会被收录进入大明的技术资料库中。”
嘶……
所有人先是一怔,随即倒吸了口凉气,最后眼中满是惭愧和苦笑之色。
他们这完全是人在宝山却不自知。
搞研究是一件极其枯燥的事情,加上不确定性、周期性等等,那就更是让人望文生畏了。
既然知道了这件事儿的性质且还愿意从事研究,那就是对研究充满了热爱和好奇。
对于这一类人来说,丰富、齐全的资料库对他们来说才是充满致命力诱惑的存在,而恰恰朝廷就有最齐全的资料库。
研究不仅要有深度,更要有广度,前人的一句话可能就灵感爆发,跨大类的资料也会触类旁通、加快研究进度。
要银子有银子,要名望有名望,要资料有资料,他们想不出来商人怎么能争的过朝廷的国工两院。
“大明境内人才暂且不说,海外人才到大明来第一选择肯定是朝廷,官方的背景肯定比私人的要安全的太多!”
“对,不是臣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海外诸国的很多研究都走在了大明的前面,或者说他们的研究比我们要系统。”
“其实待遇上大差不多就行,一个月给五十两银子和两百两银子区别不是很大,他们沉溺于研究哪有时间去享受?
但研究的环境、丰富的资料库、充足的资源等等才是最吸引他们的。”
“这话不假,官职这些也没啥,对于醉心搞研究的人来说也没时间出去耍威风,用这个去耍威风的也不适合搞研究。
科学研究授予的官职和行政官职是两个体系,非公干的事情地方搭理你那是他们懂礼数会做人,不搭理你也没办法,难不成还能插手地方的事务,搞一下地方官员?
若是真出现这种,那这种人也可以直接踢出去了。”
“刘尚书,话是这么说,但该给的还是要给的,他们用不用是他们的事儿,我们给不给是我们的事儿,不能因为他们不用就不给!”
“那是自然!”
……
“好了!”
崇祯轻声说了一句,待众人安静了下来之后,才继续道:“讨论完了争议之后我们回归到之前的话题,国工院的研究院在哪里?
他们可以是在商号开设的研究院中,担任研究院的带头人;
可以是在以后各个专业型大学任教,专业性也会配备研究场所;
可以是朝廷在地方开设的工坊、矿区等等国有的带有研究场所的地方;
也可以是国科院下属的研究院中担任工程分支方向的负责人;
国科院下属的研究院不一定都是国科院的研究人员,国工院的也行,因为两者要相互配合。
朕这么说,诸位明白了吗?”
“臣等明白!”
众人再次齐齐躬身回应。
崇祯抬了抬手:“朕刚刚说了,国工院的性质是智囊团、战略咨询、国家的顾问,靠的是他们个人的智慧而非团体,但是不是所有的人员都能为国家提供咨询意见,
他们必须是他们所在的那个领域最为顶尖、杰出的人,他们研究的成果影响着世界的发展,他们的智慧才是朝廷咨询的底气所在。
研究人员可能是国科院和国工院的人,但不是里面是所有人都能为朝廷提供咨询。
那么问题来了,最顶尖、杰出的人才是怎么确定的,总要有一个标准吧!
所以,朕决定仿照岐黄研究院的医士等级对研究人员进行等级的划分,这不仅是俸禄的依照,也是研究权限、申请经费、学术地位等等的象征。”
说到这里,崇祯停顿了几息,眉头皱了皱:“既然说到了这里,那顺便将教育体系的讲师体系也一并探讨一下吧,只有先确定了教育体系才能决定科研体系。”
众人一听,立刻齐声道:“臣等请陛下明示!”
崇祯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回座,然后看向礼部尚书刘宗周:“刘爱卿,礼部负责全国的教育问题,你给朕说说现如今的体系吧!”
“臣遵旨!”
听见皇帝点名,刘宗周立刻起身回应:“陛下,在三级义务教育之前,中枢的教育机构就是国子监和翰林院两个地方,但主要还是以国子监为主。
国子监的学生都是都是来自各地举荐上来的举人、秀才、贡生等等,抛开管理人员外,教授学生的官职有四个,
分别是教授和管理修道、诚心、率性堂的学录,教授和管理正义、崇志、广业堂的学正,这两者人数不定,但都是正九品。
再其上就是辅助博士的助教,虽然是助教但也要教授学生,最后就是五经博士了。
这四类官员必须由bp;进士出身或举人出身的人担任,进士出身的人因为起点高,所以升的高且上限高,
举人出身的晋升慢且上限低,按照历代的记录来看,举人出身做到五经博士算是很高的,然后就是下方到州县去担任一些佐贰官或者知县类的,这算是到头了。
这四类官职晋升的标准采取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