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0章 帝京,帝京!  娘子,请息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sp; 几人不约而同来到北城,便是源于盼望援军早日抵达的潜意识。 
    城内虽有厢军、禁军、差役、民壮十余万,但谁也不敢说,在金夏二十万大军的强攻下能撑几天。 
    一旁的杜兆清却道:“淮北那边,没消息么?” 
    “.”蒋怀熊一滞,没吭声,却看向陈景安。 
    齐国高层如今已有了统一共识,待在大凌河一线的楚王不可轻退他若退,完颜亮必进。 
    如今齐国内,除了楚王带在身边的精锐,便属于河北彭旅帅和淮北杨旅帅麾下尚有强军。 
    甚至淮北杨旅帅部,比河北彭旅帅部还要更强悍一些。 
    可初六日勤王诏令发出后,各地军民踊跃来援,唯有淮北至今不听动静。 
    这般对比,不免让人心凉。 
    陈景安一叹,向杜兆清解释道:“杜大人,淮北地处齐周一线,情况特殊,淮北到底出不出兵、或者说出多少兵,就由陈经略和杨旅帅自行决定吧。他二人之心,不必疑虑.” 
    “我自不怀疑陈经略与杨督帅的忠心。” 
    杜兆清忙道。 
    二人忠诚自然没问题,当然,这份忠诚对的是楚王。 
    淮北经略陈景彦不但是楚王肱骨,还是姻亲;那杨大郎更不必多说,是楚王于微寒时的过命兄弟,多年来一直镇守老家,便能看出楚王对其信任。 
    但杜兆清站在东京安危的角度上,依然有话要说,“陈、杨两位大人之心,日月可鉴。然,齐周自打阜昌二年起,便再无边祸。那陈伯康入主淮南后,一力发展民生,从无扩军备战之举。如此看来,淮北并无燃眉之急,可东京面临的威胁却是实打实的。若东京城破,金夏大军可顺势南下,且淮北无险可守,保东京,便是保淮北啊!” 
    这话,杜兆清更想当面说给陈景彦和杨震听,甚至恨不得指着两人的鼻子质问:为何不援。 
    陈景安只是被当做了出气筒。 
    陈景安默然.杜兆清虽早已彻底投向了楚王,但派系不同,利益诉求也不同。 
    在杜兆清看来,作为齐国中枢的东京,自然是天下首重之地。 
    但陈景安却觉得,淮北是淮北系的根基,杨大郎若率军北援,他自然欢喜。 
    若杨大郎按兵不动,陈景安也理解.如今消息传递不便,兄长和大郎身处一线,不管怎做,必定有他们的道理。 
    正沉默间,忽听蒋怀熊惊奇的‘咦’了一声。 
    众人随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只见数里外,密集火把晃动,像是金夏军发现了一拨勤王义师,正在围剿。 
    几人还来不及心痛,又见一拨人,从黑夜里杀出,冲散了这支小股金夏军,接应了被围义师,往北退去。 
    见义师逃出生天,几人齐齐长出一口气。 
    白天里,这种情况已发生数次了。 
    从各地赶来的勤王队伍自是想进城帮助守军守城,可眼下东京被围的水泄不通,经常有小股义师晕头晕脑的撞进金夏大军中。 
    凭白丢了性命。 
    由此,也看见被堵在外围的无数支义师组织有多混乱. 
    蒋怀熊下意识道:“若楚王在就好了” 
    蔡、陈、杜三人默默无语蒋督帅尽说废话,谁不知楚王在最好啊! 
    毕竟义师来自天南地北,互不统属,此刻最需要的便是一个将士中有极高威望之人振臂一呼,将各自为战的大伙拧成一股绳。 
    眼下大齐,只有一人可胜任此事 
    酉时初,陈景安和蔡源并肩下了城墙。 
    路上,蔡源无意间叹了一口气。 
    今晚他一句话未讲,陈景安不由搭话道:“蔡尚书,可是忧心城防?” 
    蔡源点点头,却又道:“也不止此事。” 
    “哦?那还有何事忧心?”陈景安好奇道。 
    蔡源是一个感情内敛、甚少与人说心里话的人,但或许离家太久、也或许是因为近来精神压力过大,这回罕见的讲起了私事,“我那女儿.哎,这一两个月便要临盆,却赶上了此时动荡。我不在,元章也不在上月老妻来信,言道小女不知怎地,至今孕吐未停。人瘦了一大圈,上回她娘去王府看望她,小女还哭了一鼻子呵呵” 
    老蔡最后以刻意呵呵笑声结尾,似乎是在掩饰心疼女儿的情绪。 
    蔡婳不知是不是因为身体原因,旁人身孕两三个月后便差不多消退的孕吐,她却至今未停。 
    几个月里可把蔡婳折腾的不轻。 
    以前啊,老蔡盼了多少年,盼着女儿能诞下一子。 
    可几个月来心知女儿每日辛苦,此刻又恰逢天下动荡,蔡源的心态却忽然豁达起来生不生儿子也不打紧了,只要他的婳儿能平安闯过此一遭,便好。 
    并肩走在一旁的陈景安闻言失笑,他实在不能将‘哭鼻子’和那名恶名在外蔡家三娘联想到一起。 
    却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