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0章 文化根源大挪移世界的都是大明的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sp; 
    甚至,里面有把明人当奴隶混着卖的,官府也不太管,实在没法管,除非都是白人奴隶,能分辨出来。
    
    若混着东南夷、印度奴隶,根本看不出来。
    
    “再给点优惠政策,学校里把他们的事迹挂在墙上,让学生们记得便是。”
    
    “中枢再给发一张奖状,表彰他们。”
    
    “倘若有商人,不愿意为国家大事效力,甚至阻碍全民教育。”
    
    “那么就别怪朕心狠了。”
    
    “任何人,敢阻止民族教育根本大计的,一概诛族!”
    
    杀几个,就老实了。
    
    大明什么都不缺,尤其不缺人。
    
    “陛下,那这六年是读社学吗?”王竑又问。
    
    “读社学,把社学分为一到六个年级。”
    
    “君子六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教本要多多编写,让学校自选,各行各业,都要编入教本之中,让孩子们了解大明,认识大明。”
    
    实际上,现代教育培养的是工人。
    
    朱祁钰真看不上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最没用的东西。
    
    应试教育开始于成化,大成于现代。
    
    成化之前的进士,可不是应试教育。
    
    “陛下,还不学经义吗?”朝臣觉得诧异。
    
    社学的教本,五花八门,涉及数学、物理、化学、机械、生物、医学、人文、历史、道德、常识、地理、美术、音乐、艺术什么都有,就是没有经义。
    
    朱祁钰翻个白眼:“你让他们读经义?谁来教啊?就基层那些先生,能教明白吗?”
    
    朝臣顿时不吭声了。
    
    “一个四五岁的孩子,你让他们怎么学经义?六年级念完,才十几岁,再读经义一点都不晚。”
    
    朱祁钰笑道:“除非教育司能批量制造出经义大才,放到民间去,教导孩子们早早读经义。”
    
    “否则呀,没戏。”
    
    “再说了,读经义是为了什么?真是明白其中道理吗?哼!”
    
    “不就是想当官嘛!”
    
    “若民间四亿孩子,都想当官,全都读经义,你们觉得会发生什么?”
    
    朝臣打了个哆嗦,造反!
    
    遍地都会造反!
    
    读经义就是为了当官,实在当不上,只能想办法造反喽,没条件创造条件。
    
    “所以呀,要培养孩子们,各行各业的兴趣,不要总想着当官,当官没什么好的!最好不要当这个东西!”
    
    朱祁钰说话很违心:“各行各业,都是为人民服务,都是为了创造美好生活,没有差别的。”
    
    朝臣全都跪在地上:“陛下圣明啊!”
    
    废话,在朝的都是政治家族,民间新人上不来,便宜的是他们,他们的子孙就能永远当官了。
    
    “所以呀,等着孩子们心智成熟之后,再读经义,十一二岁,读经义,若有从政的兴趣,朕是欢迎的。”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