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5章 文武庙、圣庙、帝王庙(可跳订,是名单)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来了!”
    这是法理问题。
    可能在国外并不重要,但在中原这片土地上,尤为重要。
    朱祁钰坚持如此放置。
    已经放置六个大殿了。
    只剩下两个殿。
    “左四殿,中间放置明太祖皇帝,左侧放明太宗、明仁宗、明宣宗的神位、神像……”
    右侧的首位,当然是他朱祁钰了。
    但,朝臣却不这样想。
    一共设置九殿,空了一殿,摆明了是给自己准备的呀!
    但是根本不可能!
    明太宗变成明成祖,纯粹是嘉靖的锅,等于把永乐皇帝造反给实锤了,顺便让朱棣死后不得安宁。
    祖有功宗有德,方是祖宗。
    他朱棣何德何能,单独开辟一殿,去做祖宗呢,地下还有亲爹呢,他这是大不孝。
    太宗皇帝也倒霉,称帝的时候被文臣坑了一波,选用了“永乐”这个年号。
    当时的文人也损,知道太宗皇帝没文化,就使劲坑他。
    永乐是方腊称帝时用的年号。
    方腊是反贼。
    暗喻太宗皇帝是反贼。
    死后又被嘉靖给坑了。
    所以,朱祁钰是绝对不会单独开辟一殿的,等牌位摆不下了,就委屈委屈太宗皇帝吧,您还是去当“祖”吧。
    “陛下,塑神像,是否会对先帝不敬?”胡濙担心。
    “无妨,塑神像也能让天下百姓,乃至后人看一看历朝历代皇帝的风采!”
    当然了,重点是给太祖皇帝洗白。
    太祖皇帝不是鞋拔子脸,不是出门吓死鬼的长相。
    “让陆祥亲自雕刻。”
    朱祁钰之前就让陆祥去学习雕塑了。
    “再让画师寻找典籍,尽量还原华夏皇帝、名臣名将的原貌。”
    “还要将画像供奉于上。”
    “那些没入庙的名臣名将,以后在其家乡,或者功成之地,设庙祭祀便是,都是华夏人杰,理应享受千古祭祀。”
    “既然要建庙,就不要拘泥地方,建得足够大,建得足够恢弘!”
    朝臣却说,没有地方啊。
    朱祁钰笑道:“朕没说建在内城啊,建到外城去,令钦天监好好选址,在朝阳等各城都可以,挑选好地方就能修建。”
    占地面积要大,特别特别大。
    供奉这么多显赫君王,名臣名将,不能小气。
    此刻,天都要黑了,总共讨论了两个半时辰。
    茶水喝了一盏又一盏,身上都十分疲劳。
    朱祁钰站起来活动一下:“此事就这么定了,交给工部督办便是,让蒯祥、陆祥、蔡信、杨青等用心督建。”
    启用的都是能工巧匠,千古俊杰。
    “诸卿,说回流民的问题。”
    朱祁钰道:“引起建庙之事,是从流民问题引起来的,当时朕要恩赏一笔钱,遭到诸卿的拒绝,才说起了建庙之事。”
    “诸卿,该如何贴补流民生计呢?”
    朝臣思维还没转过来。
    马文升率先开口:“陛下,只要按照常规手段安置即可,不宜过度。”
    王复却道:“陛下心心念念流民之事,不如中枢略微倾斜,给一点好处便是。”
    马文升却皱眉。
    先不说良善百姓会怎么想,就说中枢恩赏的好处,真能实打实的落入流民手上吗?
    那些士绅可都不是好相与的。
    中枢到地方的钱,能有几分落到实处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陛下可赐几棵果树苗、桑树苗,令其栽种后,皇家商行去收他家的瓜果、蚕丝。”
    “再分配些纺织的活计,让他们能赚一点钱。”
    王复的意思是,不能给钱,也不直接给好处。
    给人希望。
    活下去的希望就可以了。
    “王卿此言甚是,朕听之。”
    朱祁钰认真道:“不止流民,天下百姓都要给他们活下去的希望。”
    查了十几个小时了,终于搞定!明天、后天多写,写两个超大章,把欠下的还清!把剧情追上来!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