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8章 边镛,大明见闻录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r/>    他们上船唱戏,是坏了规矩的。
    边镛看得有趣,从钱袋里拿出几个铜板,往岸上一抛:“先生,就唱一嗓子,让我们听个新鲜儿。”
    有人跟着往上扔铜板。
    那父女见着钱了,对视一眼,就亮了嗓子。
    唱得是霍去病大破匈奴。
    这是场冷门戏,唱腔也不固定,什么音都有,想怎么改就怎么改。
    当下最热的还是三国。
    但热是热,过往的商旅都听腻了,哪个岸边码头都有戏子唱,听腻了。
    边镛听得有滋有味,一个公子哥从船舱里出来:“公子,听您口音是京师人,您觉得正宗不正宗?”
    这人一看就是票友。
    “倒是有那味儿。”边镛笑着说。
    “那得赏!”
    公子哥拿出一小块银子,丢到岸边上:“唱得不错,赏。”
    局气。
    边镛笑而不语。
    船支启航,走浠水,过英山就进入南直隶地面上了。
    路上还真碰上了戏船。
    那公子哥又要邀请戏船过来唱戏,遭到船老大拒绝。
    “你这人太没劲了,听唱戏嘛,听完了再走也不迟呀。”公子哥絮絮叨叨。
    船老大鞠躬作揖,连说不能误了时辰。
    其实,若允许戏船靠岸,船老大是能收到一笔赏钱的。
    他不愿意走夜路,担心触碰礁石不安全,他自小就在水上行走,是不怕水的,但船上的客官就不一样了。
    做一行就有做一行的规矩。
    该赚的钱赚,不该赚的钱,分文不取。
    夕阳西垂,晚霞灿烂。
    在英山下船。
    边镛投身客栈,客栈是原驿递系统里的官店改的。
    他虽是公差,但是自掏腰包。
    差旅津贴是固定额度的,他办的是皇差,大概能补贴四两银子左右。
    边家是大族,不差这点钱。
    他挑了间中等的客房,价格还算公道。
    小二伺候得周到,餐食虽不好吃,但也不难吃。
    “和以前真的是大相径庭呀。”
    边镛是住过官店的。
    他第一次住官店,是他爹考中进士后,从老家河间去京师的路上,他们全家走的是驿道,住的是官店。
    那态度那叫一个差呀,饭食真的是连狗都不吃。
    明明是肉,是好东西,却做出了狗看了都摇头的味道。
    小二是铺兵兼任的,说话那叫一个横,正常叫一壶热水还得跟求他们一样。
    当时他娘肚子里怀着妹妹,在官店里根本就喝不到热水,他爹边永气得都想杀人。
    对官员尚且如此,对百姓呢?
    他长大后,也住过几次官店,感想只有一个,差!非常差!
    当然了,若有本地主官陪同,态度就叫天壤之别,铺兵热情得能帮你擦屁股。
    而现在。
    他却住得很舒服,小二带着笑脸,住的床褥干净,屋外安静,小二来往过道轻拿轻放,。
    趁着小二送热水的功夫,他跟小二闲谈。
    “您不知道,小的原来是茶楼的伙计。”
    “这家客栈被我们大掌柜的承包了。”
    “就打发小的过来伺候各位客官。”
    “小的固定每个月拿三钱银子,若客栈生意好,小的有额外的赏钱,每个月下来,能赚个五六钱银子。”
    “月份好的时候,能赚个一两多。”
    小二喜笑颜开:“自然的,各位客官就是小的的爷啊,把客官们伺候好了,客官舒坦了,小的钱包才鼓囊了。”
    “公子,您有什么事就请吩咐。”
    说着,作势要出去。
    边镛听着有趣,笑问:“那以前的铺兵去哪了?”
    “公子您有所不知。”
    小二是个话痨:“铺兵原来是军户,是吃皇粮的。”
    “但朝廷驿递改革之后,这铺兵要么去真的当兵,要么就滚回家去种田。”
    “铺兵哪里是当兵的材料呀,就都回去种田了。”
    “他们跟个大爷似的,还得让人伺候呢,哪里干得了这份伺候人的活儿呢?您说是不是?”
    边镛觉得这话有道理。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