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8章 边镛,大明见闻录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sp; 说明,有人在往里面走私粮食。
    这个方法行不通。
    边镛没辙了。
    “边镛,本督想让你去一趟五府总兵府,请欧信大人,助本官剿匪。”年富想请欧信帮忙。
    之所以选择边镛。
    是因为边永显贵,走的是王诚的门路。
    而王诚是五府总兵府的五府总兵,边镛去求,是比他亲自写信去,效果更佳。
    这也是他对边镛高看一眼的原因。
    别以为在奉天殿上,谁都能入了皇帝的眼。
    边永能一朝显贵,背后付出非常多。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朝堂之中,能出使的人才比比皆是,凭什么你边永显贵?就因为去过一次占城国,就不一样了?
    说来说去,是边永走了太监的门路,王诚从中运作,才一点点让边永入了皇帝的眼。
    这件事李贤给年富的信中,偶然提到的。
    年富和李贤交好。
    “后学愿去南直隶!”边镛无法拒绝。
    在麻城住了一夜。
    翌日清晨,就转道去南直隶。
    他还写了封请罪信,呈交宫中。
    离开湖北,路上的商船,非但没有减少,还越来越多。
    南直隶是天下最繁华之地。
    停靠岸上的时候,边镛请了船老大过来问问。
    “大人,您有所不知,如今广西商路发达。”
    “但从北方回来,船不能空着,而北方特产运去广西是卖不掉的。”
    “这南直隶才是天下最富裕的地方。”
    “什么东西都能卖掉。”
    “所以呀,北方回来的船,都会转个弯来到南直隶,把北方的货在南直隶倾销。”
    船老大懂得多。
    还知道,北方回来的船,也就赚个成本钱,几乎白跑一趟。
    这样一来,北方的货在南方价格变低了。
    出手也变得容易。
    “北方回来的船,都去南直隶吗?”边镛问。
    “那是不能的,南直隶再繁华,也消化不了这么多东西。”
    船老大回禀:“还有一条路,是去广州的,广州那边有西夷,西夷什么好东西都没见过,是东西就要,给的价钱还高呢。”
    “除了这两条路,还有一条路是去四川的。”
    “但那边具体如何,小人就不清楚了。”
    从北方回来的船,基本上就走三条路,南直隶,广州和四川。
    “您这艘船是自己的?”边镛转而问。
    “小老儿自己买的。”
    船老大露出笑容:“小老儿当了半辈子艄公,老了老了咬咬牙,拿出全部积蓄买了这艘船。”
    看他的笑容就知道,生计是不错的。
    “托皇帝爷爷的福,撤了钞关,我们这些小人物也有口饭吃。”
    钞关的太监对世家大族往往高抬贵手,对这些做小生意、没靠山的,就往死里收银子。
    正说着呢。
    有一对卖艺的父女,站在岸上拜见,想上船唱小曲,赚的赏钱平分。
    “不好意思,风向要变了,我们的船要走了。”船老大忍痛拒绝。
    赚卖艺人的钱,也是他收入的主要构成。
    那父女拱了拱手,去问问别的船家。
    边镛却叫住他们:“先生,会唱什么小曲呀?”
    “回贵人,不敢担一声先生。”
    那父亲拱手道:“刚从京师学的新调,我家女儿一口好嗓子,远近闻名。”
    一听是新调,船舱里有人探出头来:“船老大,让他上来唱一段,唱一段再走。”
    船舱不少人心痒痒,教坊司经常弄出新曲来,报纸上刊登了,但看得见词,听不见声啊。
    “诸位,风向变了,再不发船,今晚就赶不到英山了。”
    船老大也想赚钱呀,但不能拿安全开玩笑。
    夜里行船是很不安全的。
    “要不这样,你们也跟着上船,明日再返回便是。”有人出谋划策。
    那父女有点犹豫。
    他们在靠岸的船支上唱戏,一天能收不少赏钱呢。
    若跟着一艘船走,等着客人听腻了,怎么会有赏钱呢?
    再说了,这江上有戏船。<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