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8章 边镛,大明见闻录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nbsp;他笑容纯真却灿烂,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愿景。
    边镛却觉得心里沉甸甸的。
    百姓太容易满足了。
    中枢做的太少了。
    正聊着呢。
    扈从来禀报,说年督抚回来了,请他过府一叙。
    边镛便将酒菜送给纤夫,骑着快马,来到督抚府。
    督抚府是新建的,建在江夏。
    快马进城,进了督抚府中。
    年富打量着这个年轻得不像话的使臣,不由失笑,皇帝喜欢启用年轻人,担任传令官。
    正常来说,传令官虽无职权,但到了地方,都作威作福,事后皇帝还要安置去各部。
    这就导致了,朝中逐渐出现了传令官这个官职。
    朱祁钰却扫除弊政,改用宫中侍卫做传令官,这些侍卫都是达官子弟,自然看不上这狐假虎威的官职。
    先传旨,传旨之后。
    边镛行礼:“后学末进,参见年督抚!”
    “边永的儿子?”
    年富回礼后,眯着眼打量他:“倒是器宇轩昂,一表人才。”
    边镛可不敢造次,不说年富官职高,而且其人资历更深,年富是永乐朝进士,宣德三年被重用。
    而边永才是正统十年进士,和年富差着辈分呢。
    “本督听说你探访民间事。”
    年富神情威严:“不妨在江夏住几天,好好看一看。”
    “江夏是湖北治所,是湖北最繁华之地。”
    “想看到民间疾苦,不能只看富裕之地,而是要去贫困地方去看一看。”
    “正好,本督还要去黄州府麻城,麻城刚刚安置了一批流民,缺衣少粮,伱刚好去看一看,对你有帮助。”
    边镛又惊又喜,恭恭敬敬行礼:“谢大人成全!”
    年富这是提点他呢。
    给皇帝讲述地方,不能只说好事,还要说一些坏事,让皇帝看到,自己做得不足。
    年富面色稍松:“起来吧。”
    他觉得边镛是个可造之材。
    若不是脚踏实地的人,肯定不愿意说些不好之处,惹怒皇帝,只有想真正做实事的人,才会针砭时弊,鸡蛋里挑骨头。
    年富不止在黄州府安置流民。
    还在剿匪。
    “你今晚早早睡下,明日天一亮,咱们就出发!”年富风尘仆仆。
    他已经六十三岁了。
    却丝毫不显老态,做事雷厉风行。
    天色刚一亮,他就早早洗漱干净,昨晚他睡得很晚,密奏是有火漆的,外人不能看。
    年富摆案焚香,叩拜后阅览。
    看到了陛下谆谆叮嘱,还特意叮嘱他,免除湖北商税,湖北大治,要抓住商贸的机会。
    读完,年富唏嘘,又写了漫长的上奏,把湖北情况先说了一遍,弊端、策略等等。
    写到深夜,但第二天早晨起来,却神采奕奕。
    登上舟楫,返回麻城。
    在船上一天时间,年富一直在读书。
    闲暇时倒是指点边镛两句。
    边镛看着须发尽白的年富,已经位极人臣,却还在坚持读书,这份坚持,让他动容。
    在麻城下船。
    边镛听到兵卒操练的声音。
    年富仪态紧绷,下了船,如武将般上马,打马入麻城。
    和商贸发达,千帆竞速的江夏不一样。
    麻城则黑云压城城欲摧,一副悲凉寂寥的景象。
    “几伙匪类,卷携着流民,进了大别山。”
    年富坐在府衙之上,府衙上挂着一副地图,他跟边镛说:“本督欲深入大别山内剿匪,可愿意和本督一道?”
    边镛吃了一惊:“督抚大人,后学是要去安南传旨的。”
    “安南正值雨季,你去了也进不去,去之何益?”
    “再说了,安南弹丸小国,有你爹边永坐镇,翻不起风浪的。”
    年富满不在乎道:“可看本督剿匪,可仅此一次。”
    “想不想去,随你。”
    边镛犹豫了,年富确实有心提拔他。
    他若入了年富的眼界,拜入年富门下,也是一件好事。
    而且,皇帝着实没限制他抵达安南的时间,还说让他沿途好好看一看。
    “后学愿意随督抚大人剿匪!”边镛行礼。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