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三个强国,内有蛮人作乱,老挝风雨飘摇,只能靠四处求饶,才能勉强存活。”
边永说得很详细。
当初老挝求贡于大明,未尝不是想借着大明的威势,求得一个和平。
结果宣宗皇帝不给力,放弃了交趾,也放弃了东南亚。
朱祁钰也是第一次对东南亚有清晰的认识。
朝臣也是第一次知道。
“边永,你是如何知道三宣六慰局势的?”朱祁钰问。
“回陛下,微臣出使占城时,就暗中收集情报,又精习其国语言,读其书籍,方有所得。”
边永不卑不亢回答。
朱祁钰颔首:“传旨,调边永入鸿胪寺,担任鸿胪寺寺卿,潘本愚为鸿胪寺左少卿。”
“原鸿胪寺寺卿齐政,调入军纪司,担任右司正。”
边永没想到,自己在户部熬了十余年,没有升官。
却因为一番奏对,升官了!
他对东南亚十分感兴趣,就是希望大明能重回东南亚,但等了一年又一年,他的心已经冷了。
却不想,皇帝忽然诏他奏对。
问东南亚事,然后就升了他的官。
“边永。”
“朕不瞒你,朕欲派你去安南国。”
“效仿惠子合纵六国,唆使安南国和老挝打仗,最好让战火遍及三宣六慰,尤其是暹罗。”
朱祁钰沉声道:“此事,关乎着大明国运。”
边永一愣,搅乱东南亚,跟大明国运有何干系?
“玉米、土豆、地瓜,你该知道吧?”于谦问他。
“下官是知道的。”
“此物干系着大明能否统治漠北,奈何朝中种子不够,统治漠北遥遥无期。”
于谦道:“而暹罗,又常年和西夷做贸易,这些种子就是西夷带来的。”
“陛下的意思是,你搅乱安南、占城、老挝、暹罗。”
“趁乱之时,在暹罗和西夷做贸易,再将种子运送回国。”
边永明白了。
搅乱东南亚,是第一道任务。
带回种子,是第二道任务。
“边永,朕命你去,你敢不敢去?”朱祁钰站起来,双手伏案,俯视着边永。
边永重重磕头:“微臣所学,皆为此刻,为大明而死,微臣死得其所!微臣愿意!”
“好!”
朱祁钰赞许道:“朕派你去,自然要派重兵跟随!安全无须担心!”
“朕再派给你一善战之将,必要时,可挥师攻打城池,然后派人送信回大明,朕会派兵去救你们!”
边永和潘本愚磕头。
“敢问陛下,可有朝一日,收回交趾?”
这话可是大逆不道啊。
边永的心,都在东南亚上,不然这么多年,也不会对东南亚了如指掌。
朱祁钰轻笑:“边永,你的心太小了。”
“朕不止要收复交趾,还要实控三宣六慰!令其成为中原内地!”
“你此去,一是霍乱东南诸国;”
“二是带回种子,越多越好,什么种子朕都要,多少钱朕都愿意花,你可随意决断;”
“第三,你带着人去熟悉东南诸国的气候、地形。”
“为朕日后征伐东南诸国,做好准备。”
边永纳闷,朝臣竟无人反对。
以前是东南亚没有油水。
有了玉米三宝就不一样了,有地就能种出粮食来,为什么不扩张土地?
皇帝有雄心,朝臣谁不想名垂千史呢?
“微臣愿肝脑涂地!”边永重重磕头。
“好!”
“朕命你为大明使臣,率兵五千,出使安南!”
朱祁钰话没说完,于谦立刻打断:“陛下,兵贵精不贵多,而且假道灭虢的道理,安南也懂,怕是会防备甚重,得不偿失。”
“你觉得多少合适?”朱祁钰觉得派五千人都少。
其实派五千人过去,补给是个大问题,难不成去安南打下一个城池来做补给吗?
“派一善战之将,一千人足够了。”于谦斟酌着。
“太少了!”
朱祁钰一锤定音:“三千人,不能再少了,朕给安南国下旨,让其乖乖提供补给。”
“陛下!”
于谦苦劝:“三千人太多,一千五百人,再加入些厂卫番子,凑足两千人,足够用了。”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