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不到,就去攻打他们!”
“逯杲给朕上密奏,说国外的商人,都在暹国和大明做交易。”
“过了正月,朕就派使臣出使暹国。”
“朕要暹罗王帮朕购买种子,多少钱都可以,朕出了!”
朱祁钰心心念念的就是让百姓吃饱饭。
但于谦却站出来:“陛下万万不可!”
“为何?”
“岂有将利刃,拱手让人的道理?”
于谦躬身道:“玉米三宝,对大明至关重要,绝不能外泄于敌。”
“但微臣想来,暹罗王是不知其物的。”
“若陛下兴师动众,以国事下旨命令暹罗王。”
“那么暹罗王也会知道三宝妙用,到时候非但不会卖给大明,反而会壮大其暹罗实力。”
朝臣全都点头说对。
“那朕如何得到更多的种子呢?”
朱祁钰现在没法开海。
等时机成熟,他必须去南直隶亲自坐镇,杀个人头滚滚,才能强势开海。
他等不了那么久。
“陛下,暹罗和国朝并不接壤。”
“但和安南国却彼此相邻。”
“而两国俱是我大明附属国。”
“何不挑唆安南,攻伐老挝、暹罗。”
“国朝再派使臣出使,以调和内战为由,和外商交易,再将种子走陆路运送回国呢?”
于谦这个办法够阴损的呀。
让东南亚打内战,彼此消耗国力,大明再去摘桃子。
但于谦不知道安南国和暹罗也不接壤。
“邢国公,安南王好吟乐,无心国政,如何能出兵打仗呢?”耿九畴纳闷。
于谦抚须而笑:“那就需要一位辩才,效仿惠子,合纵连横,为我大明所用!”
惠子就是惠施,赫赫有名的纵横家,是六国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
“国朝还有如此大才?朕为何不知啊?”朱祁钰来了兴趣。
显然是于谦发现了人才,要举荐给皇帝。
“陛下,微臣也是无意中发现的。”于谦卖了个关子。
“快说!”
朱祁钰以为陈诚之后,再无纵横士。
“景泰三年,占城国遣使占城王崩逝,陛下派遣潘本愚和边永去安南,封其弟摩诃贵由为王。”于谦说起这件旧事。
朱祁钰恍然:“邢国公想举荐潘本愚和边永?”
“陛下,潘本愚为人清廉、本分,为刑科给事中,次次上书,言之有物。”
“而边永为户部贵州司员外郎,其人善于教学,将其子侄带在身边调教,户部中人看之生叹,说边永之子侄必有大出息。”
“边永其人,对安南、占城事物极为熟知。”
“去年腊月时,微臣故意难为他,当时微臣拿着卷宗考校他,他却对答如流,无一错漏。”
能入于谦眼界的,可不简单。
“都宣进来,朕看看。”
很快,潘本愚和边永入殿,磕头行礼。
朱祁钰考校一番,发现此二人,确实很有才能。
潘本愚是景泰二年进士,边永则是正统十年进士,尤其是边永的子侄,都是进士之才。
“陛下,安南和暹罗并不接壤!”
边永认真道:“但安南和老挝有世仇,彼此攻伐不断,只要国朝以利诱之,安南和老挝必然翻脸,彼此成仇。”
朱祁钰对东南亚局势,也是一头雾水。
“边永,老挝如今是什么局势?”朱祁钰问。
“回禀陛下!”
“老挝宣慰司,乃是太宗皇帝所立。”
“老挝古不通国朝,永乐朝始,向中原朝贡。”
“但其人粗犷,脸上纹绣图案,如野人也。”
“因为音译失误,国朝管其叫老挝,老挝实际统治者,建立的是澜沧王朝,定都琅勃拉邦。”
“但据微臣所知,其国犹如三国里的东吴。”
边永不愧是于谦举荐的人才,对东南亚局势娓娓道来。
“怎么是东吴呢?”耿九畴问。
“回大人,因为老挝遍地是蛮人,掌握政权的只是一小撮人而已。”
“就如东吴,建立在山越里一般,若无陆抗、诸葛恪平定山越,山越怕是至今犹存。”
“老挝也是同理,属于内忧外患。”
“外有安南、暹罗、阿瓦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