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4章 大旱之后大雨,泡烂的京师!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nbsp;   “微臣记得红熙元年,安南一亩地两熟稻亩产22斤,只够一个成年人一个多月的口粮。”

    “在微臣的记忆里,绝对没有安南亩产极高的记载。”

    “并没有!”

    王越博闻强识,记忆力极佳。

    奉天殿窃窃私语,王越说得对嘛,天朝尚且不是粮食大国,安南区区下国,凭什么产出那么多粮食?

    安南人吃不饱肚子才是正确的嘛。

    奉天殿上下都是这样认为的,戴着有瑟眼镜,居高临下地看待世界,所以把通往世界的大门关闭起来,在国门内夜郎自大。

    朱祁钰却懵了,如果这个时代,安南贫瘠,那东南亚是怎么变成粮食大国的?

    “老臣回去查阅一番便知道了。”胡濙给皇帝个台阶下。

    君臣都比较尴尬。

    胡濙听说粮食大国,差点发兵去攻打。

    还第一次见到胡濙如此失态。

    “买粮食是重中之重。”

    朱祁钰尴尬结束。

    奉天殿陷入僵局,耿九畴咳嗽一声:“启禀陛下,东吁王朝屡屡掠边于云南,云南边境百姓苦不堪言。”

    “又有打一场麓川之战?”朱祁钰冷笑。

    前些年,大家还以三征麓川而弹冠相庆呢。

    但现在,皇帝以麓川为耻。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打赢了一个小小的麓川,有什么好吹嘘的?”

    “看看打赢后的战果,朕都难以启齿!”

    “朕不打没有把握的仗。”

    “掠边就掠边,告诉王文,暂且忍耐便是。”

    “等朕打退了鞑靼。”

    “再在云南练兵,好好教训这个麓川和东吁,朕把大明的疆域,一口气推到海边去!”

    “如今朝堂没钱没粮,不宜再开边衅。”

    这话说进朝臣的心坎儿上了。

    要是皇帝一味穷兵黩武,那才是最恐怖的。

    为了打仗,不顾老百姓休养生息,最后除了皇帝得到千古一帝的美名,百姓活得不如狗。

    那才是百官们最怕的皇帝。

    幸好,当今皇帝虽然暴戾,却知道怜悯民力。

    “今年朝堂的目标,是让百姓过个安稳年,少受些罪。”

    “积蓄实力,增强国力。”

    “至于云南,传旨王文,加快修驰道的速度,大力怀柔土司治下的土人,化土为汉。”

    朱祁钰微微停顿:

    “诸卿,麓川真的很难打吗?”

    “绝不是!”

    “凭借大明的实力,若在内地,打一百个麓川,都没问题!”

    “但在云南,一个麓川,就能让大明陨落。”

    “朕敢断言,再打一次麓川,换上大明的精锐部队去,也照样打不过麓川。”

    “原因什么?大家想过吗?”

    “因为云南虽是大明治下,其实大明军是客场作战,那些土司和大明不是一条心的。”

    “云南的当务之急,不是什么麓川,而是快速怀柔土司。”

    “借用土司的实力,驱逐麓川,守住边境线。”

    “等到明年,朕再着手清理云南,只有化土为汉,把云南彻彻底底的变成了大明领土。”

    “到时候自然瓜熟蒂落,朕就给麓川点颜色看看。”

    “大明不出手则已,出手就让令其亡国灭种!”

    “朕正愁治理黄河缺人呢,等朕灭了一国,就驱逐其国民,为大明修建黄河!”

    “朕要用他国的钱,治我们的河;用他们的人,修我们的河!”

    “传旨给王文,和个个土司搞好关系,令土司子女入中原,领略中原风采。”

    “多多给赏赐,对麓川也要该低头就低头,能怀柔尽量怀柔。”

    “为了积蓄力量,趴伏下去,并不是耻辱的事。”

    “耻辱的是,站不起来!”

    “趴下去,可以,但要站起来!”

    朱祁钰厉声道:“今天忍辱偷生,是为了明天打死他们!”

    “诸卿,西南、西北、两广都不能乱。”

    “如今朝堂的心思都在北方,哪怕对海盗,咱们该低头,也得低头。”

    “朕不想浪费民力,让老百姓受苦,去穷兵黩武的打仗。”

    “朕要治理国家的同时,循序渐进的打仗,一点点蚕食敌人。”

    “让大明的百姓过上好日子,蚕食掉周围所有敌人,这些都是朕这个皇帝该做的事。”

    听朱祁钰长篇大论说完。

    奉天殿朝臣跪在地上,山呼万岁。

    胡濙满脸欣慰,若皇帝穷兵黩武,他才难受呢。

    为何文官不喜欢打仗。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