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萧云的话语刚落,嗖嗖嗖的箭鸣声响起。
一支支利箭毫不犹豫的札进了鞑子身体之中。
只要上了战场,杀了平民,那就没什么好说的,即便是降兵也是一个不留。
当年在莱阳屠村的张可大如此,现在屠杀百万汉人的鞑子自然不能例外。
这种杀戮是集体行为,那就每个人都有份儿。
他不会刻意去渲染仇恨情绪,但他会把每一笔帐算清楚,每一笔血债都一一讨回来!
多尔衮还没有来得及挣扎,就被萧云的长枪拍晕了过去。
萧云并不是一个喜欢和敌人说废话的人,只是自己的人还没准备好。
若一开始就动手,说不得又得一番厮杀才行。
远不如现在干净利落。
昏死过去的多尔衮若是知道眼前之人就是墨家的当家人,说不得拼死也要试上一试,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放弃的如此果断。
这不是怂不怂的问题,而是真的没路了。
现在遇到多尔衮,萧云也知道自己来的正好,所以在解决了眼前这些人之后,他就带着人继续朝着东南而去。
十月十六日,晌午,
京城方向上过来的太平军赶到了丰润县,与骑兵团和萧云的特战队汇合。
此时主战场的战斗已经结束了,
宋小山先带着警卫排找到了萧云汇报几日来的战况。
然后开口问道:“总管,现在咱们已经将顺天府控制住,那么京城怎么办?”
“和之前一样,暂时先不管,我们首要的任务是打通山东到辽东的这条路。”萧云肯定不会因为什么大明帝都而改变策略。
虽然萧云在说书讲史的过程中,一向都在强调儒家为罪恶的源头,但漠视和藐视皇权也是一直在传达的认知。
那么京城就不会区别对待。
“小山,你老家是辽东的吧?”
萧云还记当年在海边教宋小山游泳的技巧,那时候还是个清瘦的少年,此时已经是一名战场悍将。
“嗯。”提起辽东的家,宋小山是没有太多记忆的,那时候年纪还太小了,反而在东江镇的记忆格外清晰,因为那里保留着对父母的回忆。
能感受到对方的情绪有些低落,萧云拍了拍对方的肩膀道:“我们要向前看,要不了多久,辽东也会有我们的生活区,到时候你们都可以选择搬过去。”
此时,宋小山已经调节好心态,脸上露出笑容道:“总管,俺在哪里都一样,等退下来之后就回到边防区养老。”
这大概是大部分太平军人的想法。
萧云只要有时间就会跟身边的人闲聊。
不过此次大战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做完,萧云也没有在这里停留多久。
留下两个大队协助骑兵团在周边地区追剿残余的鞑子。
数万的鞑子不可能一次战斗就全歼。
为了避免这些走投无路的人伤害到百姓。
顺天府和永平府范围的追剿工作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再过个三四天,在山东的几个团就会陆续赶来,建立稳定的补给线。
将事情安排好之后,萧云就带着一大队朝着京城而去。
至于为何还要带着特战大队?
自然是为了对付大明。现在也要防着大明做什么不理智的事情。
十月十八日,天刚刚亮起来。
一个太监打扮的人就堵在了零零二团团长张成业的住处。
见到张成业一出营帐,就赶紧凑了过来,有些埋怨的说道:“我说张团长,萧总官他到底在哪?什么时候能回来,皇爷还等着咱家回信呢!”
这已经是第三天了,王承恩本以为这样重要的战役,那位向来喜欢上阵杀敌的萧总管肯定会亲自指挥。
可没想到,这一出城才知道,人根本没来。
不过他也不相信萧总管会是在山东等消息的人。
所以就想问清楚人到底在哪?
可这种事别说张成业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也不可能告诉王承恩。
“什么皇爷?那是你的皇爷,跟俺没关系!”张成业是认识王承恩的,也听说这段时间对方是如何抵御鞑子攻城的。
所以对王承恩的印象不坏。
否则王承恩见不到张成业就会被警卫拦住,哪还有可能堵门呢?
不过尽管如此原则性问题就是原则性问题,必须跟什么狗屁的皇权划清界限。
张成业作为最早一批跟着萧云的人,同时也是最受萧云影响的人之一,对萧云所传授的思想有着深刻的理解。
所以他很清楚自己该怎么做。
其实他也有事情向萧云汇报。
本来他很清楚对待大明需要随时保持警惕,所以他才会一直待在这里。
就是提防对方,一旦对方做出什么事情来,自己必须要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然而出乎张成业意料的是,大明好像对太平军根本不设防,除了城门大开之后,竟然还组织人出来送吃的喝的,还有防寒的衣物。
甚至还有些青楼的姑娘也出城了。
对于这些物资与人,自然是一点都不能要。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