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九十七章 原来是他  明末狂潮:从文人不得做官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当然,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自由,所谓的自由都是相对的。

    所以人们选择养老的地方,也只能限于生活区的范围。

    因为房子成本再低,也不可能为了自由,满山遍野的建住宅。

    不过大多数的情况,他们都会选择离子女较近的地方或直接跟子女住在一起。

    没有子女照顾的人,通常会选择当地生活区的赡养室,或者去中心生活区的养老院。

    也有和王树根一样,虽然没了子女,但是还有孙子孙女。

    而且孙子孙女还在上学。

    那他这样的情况就可以选择住在学校的家属区或者学校附近。

    他的两个孙子孙女,目前都在登州大学堂读书。

    所以王树根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都会在这里生活。

    之所以说是一段时间,是因为两个孩子毕业后,可能会离开这里被安排到其他地方工作,那他也会跟着离开。

    王树根欣赏完城墙的壮阔之后,就开始朝着城门走去。

    这时,他的两个孙子孙女,王苏木和王苏叶已经在门口等着了。

    养老住所的安排属于太平军的公务,有专门的人负责安排。都是提前做好了准备。

    所以王苏木和王苏叶已经提前知道了消息。

    两个孩子自从父母去世以后,就和爷爷相依为命,所以爷孙的感情非常好。

    经过六年的学习和成长,两个孩子蜕变得很快。

    此外,在新的教育制度中,满十五岁无论男女都要进行三个月的军事训练。

    所以像王苏叶这样的女孩子也是英姿飒爽。

    王树根也看到了来迎接自己的孩子们。

    不过出来迎接的不是两个人,而是三个少年,其中一个自己并不认识。

    不过即便这个陌生的少年和自己的孙女有说有笑,也不会担心什么。

    他相信太平军管理之下的学堂不会有问题。

    换在以前,早已经到了张罗孙子孙女婚事的时候。

    现在却不需要操心,在这里不满十八岁不能结婚。

    王树根已经在太平军的治下生活了六年。

    自从当初在宁津所的时候,主动协助太平军进行战后重建工作,就一直跟着太平军各部门在新占领的地方奔波。

    所以他更能感受到太平军管理者的无微不至。

    事实也是如此,此时和王苏叶、王苏木走在一起的少年,名叫徐尔路。

    他是徐光启最小的孙子,今年刚满十七岁。

    虽然这个时代的官家子弟成家的年纪比百姓家的晚。

    但有些姻亲是早早定下的,所以此时的徐尔路不是单身,也没有别的心思。

    他和王家兄妹相近,完全是因为王苏木是他的学伴。

    当然,这里的学伴是真学伴。

    徐光启一家人,于年初阖家搬迁至登州,家中的孩子大都送入了太平军的学校读书。

    像徐尔路这样接触过西学的少年,在地方上接受基础教育,年纪就有点大。

    但让他直接读大学堂,基础知识又稍显不足。

    所以才有了这样的安排。

    这不算是特殊待遇,因为在登州大学堂里,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在这个时代,大明的读书人中还是有不少喜欢钻研儒学之外的学问。

    因此西学也并不是科学的唯一,更不是被特殊对待。

    单单拼音和简化字这两件事,也是需要人在旁协助。

    总不可能让每个人去读一遍小学。

    这也是节省教学资源的办法。

    另外,太平军的教育制度也在不断的完善,不可能一开始就执行标准化。

    此时的徐尔路已经完成了新兵训练,对太平军有了认同感,所以与王家兄妹相处很融洽。

    或许这也与徐光启教会式的家庭教育有关,这一家人都比其他人更容易相处。

    其实在学问方面,像王家兄妹这样一开始就接受新式教育的少年人,已经走在了前面。

    “王爷爷好!”徐尔路很有礼貌。

    “好好好!”王树根的脸上露出笑容。

    虽然他还不认识眼前的少年是谁,但对方这不掺杂任何负面情绪的问候让人舒心。

    这是外面那些高高在上的读书人比不上的。

    王苏木接过王树根的包袱,介绍道:“爷爷,这是我的同学,徐尔路。”

    “嗯,同学好啊。学好了为咱们华夏做贡献!”王树根虽然文化水平低,但觉悟并不低。

    即便他是榆木脑袋,这么多年学不会,听也听会了。

    更何况,现在到处是各种标语和口号。

    就如眼前的登州城墙,全部都被写满了。

    徐尔路听到王树根的话,也不觉得奇怪,笑着点了点头。

    王树根的包裹本来就不多,现在都被王苏木拿着。

    王苏叶帮不上忙,就上前搀扶着自己的爷爷,然后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