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在曾经的高压管控区。
“它在扩散。”苏婉不知何时来到身后,“就像一场缓慢的瘟疫,只不过这次,传染的是清醒。”
赵明握紧她的手:“那就让它传得更远。”
接下来的十七天,他们兵分两路。赵明与林溪带队北上,目标是渗透“新智府”的信号中枢,阻止其启动全域意识同步协议;苏婉则带领另一组人深入西部山区,联络仍在观望的科研团体,揭露“可控觉醒”背后的操控本质。
分别前夜,他们在一处废弃学校的操场上燃起篝火。孩子们围着听故事,老人们默默修补书籍。赵明站在升旗台前,声音平静却穿透寂静:
“我不是英雄。我没想改变世界。我只是记得一些事,然后决定不停止讲述。如果你听完这段话,心里冒出一个问题??哪怕只是‘这真的可能吗?’??那你已经开始了。”
苏婉接过话:“觉醒不是瞬间的闪电,它是无数个微小怀疑的积累。今天你质疑一顿饭的味道,明天你就敢质疑整个制度的逻辑。”
黎明时分,队伍启程。临行前,一个小男孩跑过来,递给赵明一枚他自己做的木雕“醒眼”。上面歪歪扭扭刻着一行字:“我也要当守望者。”
赵明郑重收下,回赠他一本空白笔记本:“等你写下第一个‘为什么’的时候,你就已经是了。”
北行途中,他们遭遇三次伏击。袭击者穿着“新智府”巡逻队制服,但行为模式明显受过“源”时代的标准化训练。赵明通过战术规避与心理诱导,成功俘获一名指挥官。审讯中得知,“新智府”高层已秘密接入部分“源”的残余数据库,并开发出“温和型认知重塑程序”??通过音乐、气味、光影节奏潜移默化影响人群决策倾向,号称“提升社会和谐指数”。
“他们管这叫‘软觉醒’。”俘虏嗤笑,“说硬性的反抗太痛苦,不如让我们帮你轻松地接受现实。”
赵明盯着他:“那你为什么还愿意攻击我们?”
“因为我梦见了一个女人。”俘虏眼神恍惚,“她在火堆边唱歌,歌词我听不懂,但我觉得……那是自由。”
三天后,赵明率队突袭“新智府”边缘基站。行动中,林溪冒险接入主控终端,上传了由《觉醒纪事》改编的病毒程序??不是破坏系统,而是释放被封存的真实影像:饥荒年代母亲为孩子偷粮被捕的画面、战争时期平民被迫互指“思想污染者”的录像、以及“源”首次启动时,张维诚在控制室内嘶吼“终止协议!我不想做神!”的原始录音。
信号通过残留网络自动转发,短短六小时内,十七个城市出现自发集会。人们举着写满问题的纸板走上街头,有人播放禁歌,有人焚烧情绪校准仪。广播频道接连失守,“自由之声”临时更名为“问答电台”,全天候播报各地传来的“为什么”。
而在西部,苏婉以惊人说服力打动三位关键科学家。她没有展示武力,也没有煽动仇恨,只是将《反问录》递给他们,轻声说:“你们研究大脑如何工作,但有没有问过,是谁决定了‘正常’的标准?”
其中一位曾参与“源”初期设计的老教授颤抖着翻开册子,看到自己三十年前写给妻子的信被收录其中??那封信曾因“表达过度个人情感”被系统判定为风险文件并删除。他读着读着,老泪纵横:“原来我记得的,从来都不是数据……是我爱过。”
一个月后,南北两支队伍在中部平原重逢。此时,“醒眼”标记已遍布三百多个城镇,生物频率匹配人数突破五十,控制器残片陆续浮现至五块,全部显示出相同的金色流动纹路。
更惊人的是,某些地区开始出现“自发述忆”现象??陌生人聚集在废墟、车站、甚至断桥下,轮流讲述陌生人的记忆,仿佛那些故事本就属于他们。
赵明和苏婉站在一座塌陷的电视塔顶端,俯瞰这片苏醒中的大地。
“我们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苏婉靠在他肩上,“只是让记忆重新流动。”
“这就够了。”赵明望着远方,“河流不需要推自己前进,它只要不停止源头的涌出。”
当晚,他们收到一条加密信息,来自未知坐标:
> 【守望者档案升级:等级Ⅲ】
> 【全球共鸣节点达成】
> 【第二阶段正式启动】
> 附加指令:寻找“最初的开关”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控制器残片同时发光。金色纹路汇聚成同一段信息,投射在每一面刻有“醒眼”的墙上:
> **“你们已证明,人性不可替代。现在,请完成最后一步??**
> **教会世界,如何主动关闭自己。”**
赵明久久伫立,终于明白张维诚真正的遗愿。
不是毁灭“源”,也不是建立新秩序,而是让人类重新掌握“断开”的权利??在需要时连接,在必要时切断,在任何时候都能清醒地说:“我不接受。”
他转身看向苏婉,笑了:“该回家了。”
“我们哪有家?”她挑眉。
“有火的地方,就是家。”他说,“而现在,火已经遍地都是。”
他们收拾行装,迎着晨光踏上归途。这一次,不再是为了逃亡或寻找,而是为了见证。
因为在千里之外的小村庄里,那个曾问“怎么让全世界都赢”的小女孩,正蹲在地上,用树枝教弟弟画“醒眼”。
她认真地说:“只要还有人愿意听故事,我们就永远不会输。”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