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动作利索点儿。”
“瞪眼?来啊,给我揍他!狗日的,反了你了!”
……
京城东门外,上演着见者伤心,闻者落泪的一幕。
京营的士卒们,身穿甲胄,有人手持鞭子,有人手按长刀,还有人在不远处给马儿梳着毛。
在这些士卒面前,则是一群穿着破洞的粗布麻衣,普遍身形强壮的男人。他们弄着工具,或是挖坑,或是推车运送沙石,亦或是平整土地之类,是在修整道路。
士卒们就是看着这些人,不让他们跑走,不让他们聚众生事。但凡不老实,动辄就是一顿抽鞭子。若是谁敢鼓动人们生事,利用干活的工具进行对抗,那就惨了,说不得要被打的骨断筋折。若是事情大了,想好死都难。
至于想要逃跑的,后边聚着堆嘻嘻哈哈给马儿洗澡、梳毛的骑兵,不是干呆着的,谁还能跑得了?
而晚上休息的时候,这些人就被看管在边上临时搭建的简易棚子底下,还砌了矮墙,也算是能遮风挡雨了。简而言之,对待这些人跟对待牲口没什么两样。
在这些干活的人的四周,是一群指指点点的百姓们,是路过的客商们,是各种的有权没权的人们,都在看着热闹。
但王言相信,只有百姓是真开心的。别人如何思想就不得而知了,但可以知道的是,那些人思想完了以后,最后都得暗骂几句王言不是东西……
“你看看,老马,这些人干的多好啊?一个月的时间,这路都要修完了。听工部的人说,活做的很合用。”
王言坐在马扎上,一方小桌子上弄着红泥小火炉煮着茶,跟着马得福一起吃着干粮、肉干。
“一个月死了一百多人……”
马得福摇了摇头,“这些军卒们下手太狠了,都是打的太重不治身亡的。”
“找死的只有蠢人,死了也怨不得谁。他们不死,剩下的这些人怎么老实?又怎么把活干的这么好?”
王言毫不在意,转而问道,“马上到日子了,工部那边该拿出规划了吧?”
“昨日我去看了看。咱们大兴的路还不错,不用再规划新的道路,修修补补一番也就是了,按照堂尊定下的给付百姓的工钱,连着材料一起,要花五十万两银子。今年就能完工。
水利之事,要疏浚河道,新修河堤,打井引水,凡此种种,算上工钱,三年要花一百五十万两银子。堂尊,还修吗?”
“银子就是用来花的,咱们不把银子花出去,后来的人就要把银子捞进兜里去。狗日的,老子拿命赚回来的钱,能便宜了他们?今年要拿出来的银子,不过就是八十五两,咱们还有一百多万两银子在手,何况还有赋税截留,每月清洁费也是一大笔银子,花都花不完,有什么不能修的?
老马,你给我盯紧了。老子拿命换的银子,谁敢吃的脑满肥肠,就给我抓起来,必定让其生死不能,后悔来到这世上走一遭。”
“是,便是堂尊不说,我也得盯死了去。”
“另外让县里的教谕拿一份县学教育的章程来,我们要扩建县学,不仅是这京城里,城外的百姓我们也要照顾到。那么多落第的士子,要把他们都利用起来,让他们去教书。
算县里的编制,按月给他们发银子、送福利,让他们做夫子,教一辈子书。学生的束脩少收一些,足够学堂经营,能给夫子发薪俸就行。老马,这个事情你牵头。”
“是,堂尊。教化之功,乃我朝首要,堂尊愿意花银子教化百姓,实在是我大兴百姓之福啊。”
“这银子是陛下的,百姓是陛下的百姓,是陛下花银子教化百姓,为我大明朝培养人才,将来为我大明贡献力量。本官是给陛下跑腿办事儿的走狗,岂敢妄居天功?”
王言瞥了老马一眼,“随时随地都要想着陛下,不要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
“是我的错。”老马干脆的承认错误,并对王言时刻不忘舔嘉靖的恒心表示钦佩……
“另外还有,最近多找一些能写会算的书生。你也知道,等这个月查完了商铺的账,就要开始清田查口,用人颇多。”
“堂尊,真不再考虑考虑了?等到咱们行动的时候,堂尊怕是又不安生了。”
“就是要跟他们干到底,就是要捞他们的银子。凭什么他们想杀老子就杀老子?老子就是要让他们恨的牙痒痒,还无可奈何,整死他们。去吧,人手都找到。等全县的工程开工以后,就开始行动。”
“是,堂尊。”马得福应了声,感叹着自己的劳碌命……
其实他也很为难,目前被王言器重,后边不知道多少人接触他呢。想要从他这里知道王言的安排,或者是求他高抬贵手,瞒着王言。
但是他不敢。
他很清楚,没有王言的威势,这些人也不会正眼看他这个县丞。反而现在是有了王言,那些人才不敢害他的家里人。
无他,因为王言还活着呢。
王言是怎么搞扩大化的,人们看的清清楚楚,真给王言抓住了尾巴,不知道得死多少人……
所以越是被人围猎,马得福就越是坚决贯彻落实王言的命令。否则王言不保他了,他才是真的惨。首鼠两端,下场往往都不太好。
如此紧锣密鼓的定下了各种政策、工程,在三月初,王言张贴告示,公布了道路、水利的工程,同时也让人到乡下传播消息,工程不发劳役、不管饭,只提供简单的住所,此外全都是用银钱结算,并开始招募人手,在农闲的时候进行各种工程的建设。
此消息一出,立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哪怕以工代赈是早都有的政策,包括先前王言在淳安之时,也是利用以工代赈,清理了道路上淤泥,恢复了淳安的基本建设,之后的许多建设,王言也是借着给百姓发银子度过水灾的由头,雇佣百姓干活。
但却没有如同现在这般,直接明晃晃的提出来,就是不发劳役了,就是官府花钱雇佣百姓。
这件事的影响是很大的,远的不说,就说宛平,大兴那边花钱雇佣,宛平还发劳役?百姓岂会没有怨言?放眼天下,开了这个先例,别处又该如何处理?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