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裕王府。
王言穿着一身青色素袍,脚踩官靴,头插白玉簪,负手立在裕王府侧门前。
“小人冯保,见过王知县,且随小人来吧。”
“劳烦公公。”王言拱了拱手,随即就弄了一张银票塞过去。
冯保说道:“王知县不必客气,老祖宗是小人干爹,小人就是被老祖宗送到王府来伺候世子的。”
“不想竟是如此缘分,失敬失敬。”说话间,王言便换了一张更大面额的银票,“既然是自己人,这些银子拿去花。”
“不敢不敢,要是叫老祖宗知道小人收了王知县的银子,怕是要大发雷霆了。”
“拿着花吧。”王言将银票塞进他的袖子里,“想你在这王府也不容易,毕竟裕王爷还是王爷么,凡事总要多多思虑,咱们这些下边做事的,凡事就要小心谨慎。可还要给王爷办事儿,想办事儿又哪里能少了银子。放心花吧,我还算有银子。”
“那就谢谢王知县了,王知县这话说的真让小人心里暖和啊。”
“都是给皇家当差,可不是就互相体恤么。可不能学严嵩、严世蕃他们,狗日的太独了,不听他们的话就要被排挤?就该收拾他们。也就是陛下念旧情,要我说就应该抄了严嵩的家,怕是能抄出一千万来。国朝艰难,严嵩首辅二十载,他是有责任的,还能让他捞的盆满钵满?安享晚年?”
听着王言的话,冯保都无语了,只能陪着笑脸:“王知县慎言呐,主子万岁爷决定了的事,哪里还说那许多?”
“我这就是给陛下打抱不平,陛下太良善,太念旧。我要是徐阶,就要杀严嵩!”
“哎呦喂,王知县快别说了,你这是不让小人活了呀。还是赶紧走吧,王爷等着呢。”于是冯保脚步匆匆了……
到了王府待客的前厅,王言给裕王行了礼,互相客套了几句之后,裕王便带着王言到了隔壁的饭厅。
裕王很客气的说道:“早听闻王知县喜欢好吃好喝,今日王知县来我府上,就让厨子做了这一桌,也不知是否合你的口味。”
“王爷真是折煞小臣了。”王言弄着手扇风,呼吸着菜的香气,嗯了一声,“光是看着卖相,闻着香味,就知道肯定差不了。”
“那就坐下吃饭,今天本王跟你好好喝上几杯,你当真做的好大事,本王敬佩非常啊。”
“不敢当王爷敬佩,都是小臣应该做的事,不过是为我大明尽忠职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两人坐下,冯保伺候着给两人倒酒。
“小臣贸然上门,扰了王爷安宁,先自罚三杯给王爷赔罪。”
裕王摆手说道:“我还想让你来呢,就怕你不来,何罪之有啊?来来来,一起喝一起喝。”
于是王言也就没再坚持自罚三杯,跟着裕王一起喝了两杯酒,在裕王说出了‘吃菜’的话之后,王言就大口的吃了起来。
众所周知,领导请吃饭也不是真让人吃饭的,碰到王言这样真吃的,裕王也是很懵逼。
是没看得起他这个王爷,还是其他的什么情况?
裕王怔了一下,笑的很爽朗:“看来本王府上的厨子很合你的胃口啊,王知县。”
王言说道:“王府的厨子那是满天下都数得上号的,小臣如此吃喝,主要也是对得起王爷对小臣的款待,否则辛苦备了如此一桌酒菜,花了好些银子,若浪费了去,岂不是凭白丢了银子?小臣早有听闻,王爷勤俭节约,万不敢浪费了去。
再则小臣今日审了许久的案,真真是空着肚子来的,已经是头晕眼花,可不是得大口吃喝嘛。王爷,天地日月可鉴,小臣绝无慢怠轻视之意。小臣乃是个实在人,年岁浅,礼学不精,当真不通那许多规矩。只知道主人家给备了如此丰盛的酒宴,就要多吃些才好。”
“是极是极,王知县所言不错,就是要多吃才好。如果本王府上的厨子,看到你吃的这般尽兴,想来也是高兴至极。”
“说到厨子,小臣就给王爷讲一讲大兴县衙的厨子。他叫王大……”
王言将这一段时间的大兴变迁,放到了在县衙做饭的王大的身上。
本来王大想着给大儿子让位置,结果王言来了,不仅不让他走,还让他管着厨房,从原来的只他一人,扩张到了男男女女三十余人。
本来家里的亲戚受了欺负,无处伸冤。跟大老爷说了一下,那些地痞无赖就被抓进了牢狱,更是在牢狱中跟人起了争执被人活活打死了去。
原本也就勉强养家的薪俸,翻了许多倍。家里娶媳妇困难的二儿子,直接就相看到了心怡的姑娘,也不再受条件的限制错过良缘。家里没成年的小儿子,更是被媒婆记住了,这就要开始给小儿子介绍婚事。
至于家里的女娃,那就更别提了。男娃都好娶了,女娃哪里会不好嫁呢。
凡此种种的改变说出来,就是王言落实的每一条政令的直接反馈……
裕王听的连连点头,这些事情他都是清楚的。
现在整个大明最受关注的就是王言在大兴的各种动作,实在是王言太能搞事儿,搞的还都是大事儿,而且还能搞成,能搞得出银子。
裕王不可能不关注,他甚至做梦都想,王言是给他送两百万两银子……
但他没有表现出来,而是十分认真的问道:“听张师傅说,你要清丈田亩,清查户口,怎么现在没有任何的动作,反而是抓起了无关紧要的地痞无赖?”
“王爷此言差矣。”王言弄着一只熊掌啃着,“正是无关紧要的地痞无赖才最紧要。他们跟权贵大户多有牵连,给大户做脏事儿,放印子钱,凡此种种,简直坏事做尽。
清田查口不亚于收他们的清洁费,甚至伤到了他们的根本,如何能忍?在收清洁费之时,便多有动作,甚至数次袭杀小臣,真若是清田查口,又岂会顺遂?
他们让这些地痞流氓释放流言,鼓动人心,使百姓聚集抵抗,那时又如何行事?王爷以为不然?须知百姓多为顺民,逆来顺受,只要不饿死,只要能有一个看起来的转圜余地,便不会生事。可一旦被人鼓动起来,便会形成云集之势。到了几百人,便会滚雪球一样发展到上千人。
哪怕这里是京城,这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