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45章 秦使突至诉秦意  从长平之战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是颇为为难的样子看向了秦使,他必须尽可能地把秦王的底线以及下一步的打算给套出来。

    随即,赵括摇着头,对秦使说道:「秦王之虑我已知之,然我与魏、楚皆有盟约,不可轻毁也。」

    秦使笑道:「赵有信义于魏、楚,下臣欣而感佩之也。然,魏、楚岂有侍赵之心乎?」

    「若有之,今日周地之上,为何却是魏国、楚国之旗帜?」秦使也看向了赵国,颇有些不卑不亢地继续说道:「若有之,今日赵国蒙难于大雪,魏、楚之援何在?其他或许没有,粮秣之事,两国总还是有的吧。」

    「楚国粮草已在运途。」赵括淡淡地开口道。

    这个消息,秦使显然并没有掌握到,而此消息对于秦国来说,不可谓不重要。但秦使到底就是秦使,略微的错愕之后,秦使很快便冷静了下来。

    楚国的粮食在运,换言之,魏国呢?

    魏、楚之间,赵国难道偏向楚国。可在秦国的计划中,来年的进攻方向可是楚国啊!

    如果赵楚联盟如此牢固,来年的进攻计划,需不需要进行调整?

    眉头微皱之间,秦使的话语已经出口:「只是不知,为了这批粮秣,赵国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呢?」

    显然,这当然是秦使的试探之语。

    可这又何尝不是赵括的试探之言呢?

    秦国想要东出,无非三条路,攻赵、攻魏和攻楚。第一条路,赵括自然要把他赌得死死的,那么另外两条路,秦国会选哪条呢?

    赵括的话语看似是在说赵楚之间的事情,实际上却是对秦国的一次试探。

    秦使自然是看出了

    赵、楚、魏之间的联盟情况,而赵括却也从秦使的问话中得出了一个结论——相较于魏国,秦国似乎更加重视赵国对楚国的态度。

    很简单的道理,如果秦国在乎的是魏国,秦使的回答应该是「魏国如何如何」,即便要反驳楚国提供粮草的问题,也势必要把它放在更后面的位置。

    可是,秦使几乎不假思索地就对楚国提供粮秣的事情提出了疑问,对于魏国,却是只字未提。

    原因如何,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

    秦国之志,在楚,不在魏!

    这似乎也很能理解,毕竟秦国才刚刚在洛城一战中吃了大亏。

    虽然如今想要跟赵国共分诸国,却也不敢再继续打洛城的主意。一来秦国也需要看到赵国的诚意,二来,将洛城打下来,反而不利于共分诸国的进程,很简单,洛城一旦落入秦人之手,秦赵之间接壤之地将成倍地增加,这显然是不利于秦国下一步的行动的。

    不过,秦国想要攻楚国,这对于赵括而言,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别人不知,赵括还能不知道楚国的实力吗!

    别看他外战外行,可他内战却是绝对的内行。当然,这里说的「外战」指的不是对外作战,而是在外地(国)作战,而「内战」则是在国内作战。

    无他,守土之士,总归是有着一些buff加成的。

    历史上,始皇帝以一扫六合之势,在攻楚的过程中尚且屡屡吃瘪,最后还是靠着老将王翦,以疲兵之策,这才拖垮了项燕的楚军,将楚地纳入秦国的范围之内。

    如今的秦国国力,显然还远不如始皇帝的时候,这时候想要动楚国?不碰一鼻子的灰才怪了。

    当然,秦国的国力不如历史,可楚国的项燕也还没有崭露头角,真的打起来,鹿死谁手也尚未可知。

    但不管怎样,秦国进攻楚国,对于赵国而言绝对算得上是一件利好的消息。至少,赵国会有足够的时间对自己心心念念的燕国之地下手了。

    有了这个判断之后,赵括心中也随即有了底。

    并未理会秦使有些尖锐的问题,赵括却是笑着说道:「秦王之意,寡人已尽知之,秦赵相安,自也是寡人所愿也。」

    「不过......」话锋一转,赵括随即又看向了秦使......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