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76章 保卫莱茵  抗战之重整河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随着东线的苏联红军越来越接近第三帝国首都柏林,压力很快转移到了西线百万盟军身上。
    身份证-伍陆彡⑦④彡陆⑦伍
    西线盟军部队进入第三帝国本土之后,受到地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各部队推进速度缓慢。
    当得知红军距离柏林只有不到300公里的时候,盟军总指挥艾森豪威尔将军才真正的感到压力巨大。
    虽说已经决定将占领柏林的机会拱手让给苏联红军,但若苏联红军攻克柏林迫使第三帝国纳粹政府无条件投降的时候,西线的盟军仍然没有深入第三帝国内部。
    结局是不可接受的。
    因此在新加坡参加联合国大会的罗斯福总统以及艾德礼首相都催促艾森豪威尔尽快进军!
    摆在艾森豪威尔面前的是一道难题。
    盟军被宽阔的莱茵河拦住了去路,强大的陆军部队不得不停留在莱茵河西岸。
    要想深入第三帝国腹地,那就必须强渡莱茵河。
    可情报显示,希特勒已经下令炸毁了莱茵河上的所有公路和铁路桥梁。
    德军西线总指挥龙德施泰特元帅更是在莱茵河东岸布置了重兵,准备与艾森豪威尔的百万盟军决一死战。
    ,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莱茵河是欧洲的母亲河,是重要的航运通道。
    此时这条母亲河更是成了纳粹德国的最后一道防线。
    莱茵河之后是第三帝国最为重要的鲁尔工业区,这些地方一马平川,铁路和公路交通运输网发达。
    可以预见的是,只要盟军顺利度过莱茵河,那么柏林的大门便对他们敞开了。
    同时希特勒心里也非常清楚清莱茵河对德国的重要性。
    苏联红军马上逼近柏林,如果在这个时候让西线的百万盟军度过莱茵河,那么第三帝国就真真正正的到了灭亡的时候。
    柏林无法承受东西两线的攻击。
    因此希特勒给西线总指挥龙德施泰特元帅下了死命令,要求他务必守住莱茵河。
    所有的德国士兵都知道莱茵河对于他们国家的重要性,因此在这个时候低落的军心士气又有所回升。
    在德军内部甚至流传着一首名叫《保卫莱茵河》的军歌。
    本书~.首发:塔-APP&——免<费,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军歌的大字意思是,河在我在,河亡我亡!
    敌我双方的士兵心里都非常清楚,莱茵河将是他们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对决。
    在莱茵河两岸决出胜负之后,战争的结局也就完全确定下来了。
    除了一些死忠分子外,绝大多数德国士兵都将明白大势已去,失败不可避免。
    保卫莱茵河是西线第三帝国军人的最后一次努力和最后一次尝试挽救。
    。。。
    7月18日,巴黎,盟军最高统帅部。
    艾森豪威尔为强渡莱茵河作战行动准备了85个师的兵力,可目前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强渡地点。
    参谋长史密斯将军说道:
    “空军侦察机回报,他们暂时还没有找到完整的能够供装甲部队和步兵部队通行的大桥。”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换源app,huanyuanapp. 安装最新版。】
    艾森豪威尔摇了摇头,
    “希特勒是不会让我们拥有一座完整大桥的,夺取桥梁渡过莱茵河的方式已经不可取,当前唯有强渡。
    巴顿将军和布莱德利将军是否做好了强渡的准备?”
    巴顿将军的第三集团军从北方强渡莱茵河,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他们将顺势包围鲁尔工业区。
    布莱德利将军的第一集团军群从南方出击,渡过莱茵河之后与第三集团军形成钳形攻势,夹击鲁尔工业区内的四五十万德军部队。
    史密斯将军当下说道:
    “强渡作战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了,当前主要是在等待一个适合大规模空降的天气。”
    除了地面部队外,艾森豪威尔还为此次强渡莱茵河的作战行动准备了三个精锐空降师,两万余名空降兵。
    空降部队的任务是夺取桥头堡阵地,减轻河面强渡部队的压力。
    “苏联红军推进到什么地方?”
    身份证-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艾森豪威尔的着急不单单是因为艾德礼首相和罗斯福总统的催促,同时也有他自己的原因。
    作为西线盟军最高统帅,他需要为手下的两三百万作战部队考虑。
    战争快要结束了,很多人都需要军功,这个时候不能磨磨蹭蹭。
    一旦最高统帅犹豫不决,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两三百万人的部队被闲置,不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军人和政治家都会不满。
    史密斯将军知道艾森豪威尔的担忧,因此快言快语的说道:
    “红军前锋部队距离柏林恐怕只有不到200公里了,主力部队应该还在300公里开外的地方。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