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148【殿试考“炼丹”】  北宋穿越指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最后完全契合《周易参同契》的表面和内在意思,把治国比作炼丹,只有兼具精气神才圆满。如果不善待百姓,炼出来的金丹就有缺陷。
    “道用派”理论,全程掺杂其中。
    一直写到天黑,反复修改之后,誊抄在空白答题卷上。
    交卷完毕,宫人打着灯笼,送士子们离开。
    大家都不敢喧哗,出了宫门,才叽叽喳喳议论起来。
    秦桧苦恼道:“怎会考《周易参同契》?我答的是君臣如何治国。”
    白崇彦说:“我写的是变法。”
    林勋凑上来:“我也写的变法,但偏于崇礼复古。”
    一大半士子,都显得痛苦不堪,没事儿谁去看道经啊?
    此次殿试题目传开,导致天下士子,纷纷研读《周易参同契》。谁都没想到,下次居然考《黄帝内经》,还特么专考里面的气运之说。
    “成功写的什么?”白崇彦问。
    朱铭说道:“修身齐家治国。”
    众人反复讨论,都在猜测皇帝的出题心思,一直出城回到客栈还在说。
    也有士子暗自窃喜。
    比如来自川中的何粟、何棠、何榘三兄弟,他们今年全部考中进士。而且属于蜀学弟子,平时喜读佛经道书,把《周易参同契》都研究烂了。
    历史上的何粟,便是今科状元,后来弹劾扳倒王黼等奸臣,靖康年间还负责与金兵谈判。
    刚开始是主战派,渐渐变成以战促和。
    由于他崇信道术,还主导了“六甲神兵守城”事件。昏聩至此,也是病急乱投医了。
    酿下大错之后,何粟又与张叔夜领兵巷战,打得金兵答应和谈。金人请宋钦宗出城亲自谈判,也是让何粟回去传话,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何粟在靖康年间的行为,有时正确,有时糊涂,既想得出让六甲神兵参战这种昏招,也他娘的有勇气组织巷战。去了金兵大营,虽吓得浑身发软,却又始终不失体统,尽量为大宋减少谈判损失。
    最后绝食而死,是个很难评价的复杂人物。
    ……
    尚药局和御药院的太监,互相敌视竞争,随时盯着对方的错漏。
    殿试答卷糊名时,竟然无一人作弊,更无串通外臣之举。
    今年是分权之后的第一次科举,他们还没斗出胜负。
    而礼部的出题官员,甚至不知道考题是啥,因为宋徽宗锁院之后,临时更改了殿试题目。
    北宋末期的殿试文章,也是要誊录为朱卷的,不拆名连笔迹都认不清。
    初考官共有10人,国子司业陈询,便是其中之一。
    陈询看完朱铭的试卷,从掺杂在其中“道用”理论,就已经猜到这是谁的卷子,直接批注道:邪谈怪论,不知所谓。
    初考官们写下评语之后,还要交给覆考官复核。
    覆考官强渊明看完朱铭的卷子,给出完全相反的评语:才思敏捷,义理清晰,论中杂谏,正直之士也。
    强渊明是蔡京的老伙计,属于蔡党元老级人物。
    但如今已跳出五行之外,不再掺和政治斗争,安安心心做帝党,顺便负责太子的教育问题。
    既是帝党,自然懂得揣摩圣意。
    朱铭的文章,前几百字都在讲修行,皇帝看了肯定喜欢,强渊明当然要给好评。至于后面几百字的劝谏内容,也符合儒家的政治正确。
    亦有那真正的正直大臣,看完文章眉头紧皱,搞不清楚朱铭的立场。
    前半段讲修身,还扯什么炼精化气,简直一派胡言,很明显是耽于修道之人,而且很可能以道法谄媚皇帝。
    后半段讲治国,又在厉行劝谏之言,规劝皇帝要善待百姓。
    此人究竟是正是邪?
    于是乎,这些正直的覆考官,给朱铭的卷子评价为中下等。先是驳斥其掺道入儒,又肯定朱铭的劝谏之言。
    最后评定甲第。
    尚药局和御药院的太监们,才不管考生文章如何,谈及道术的通通评上等。
    很快就跟大臣吵起来,此时的太监们,权力还没南宋时那么大,怎也吵不过那些文官。
    最后双方妥协,前十名当中,前九个按照文官的意愿,第十名由太监决定。
    但是,太监还有送卷的权力!
    本来该送十份卷子交给皇帝,太监们却送了足足十六份。尚药局三份,御药院三份,全是涉及修道的文章,只求能让皇帝高兴。
    十六份卷子摆在宋徽宗面前,这货认真听了两篇,觉得速度太慢,干脆拿来自己看。
    何粟的答卷,对修道的论述含而不露,并且写得文采斐然,能让皇帝、太监和文官都喜欢。毫无争议的状元卷!
    一直读到第十三份卷子,宋徽宗眼前一亮:“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此修道高士也!更难得儒道皆通,引经据典,真个是国之栋梁。”
    (本章完)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