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770【老李发现财路】  北宋穿越指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nbsp; 
    此书是几年前写成的,在湖州首次印刷,近两年才在杭州出现。
    
    卷一写朝廷典章制度、君臣言行;卷二写广州商业、风土人情;卷三写僧道巫卜、神怪异事。
    
    李邦彦很快把书读完,已经猜到作者是新党人物,又或者是某个新党的晚辈。
    
    书中记录了王安石、司马光、苏轼、苏辙、黄庭坚、沈括等人的大量佚事,描写新党时全是好话,描写旧党则暗中讽刺。
    
    翌日,李邦彦带着仆人,租来驴车前往凤凰书院。
    
    几年前,那里还叫报恩寺。
    
    朱铭勒令关停全国庙观,每个县都有庙观限额,杭州凤凰山的报恩寺就被取缔了。
    
    由杭州士绅牵头,商贾们也来捐款,官府再鼓励引导,最终将报恩寺改造为凤凰书院。
    
    白崇彦做杭州知府时还规范了书院课程,即朱国祥、朱铭的学问属于必修课。至于老师们还要讲别的,那也可以,但不能耽误必修内容。
    
    如今,已成为南方数省最有名的书院,因为校长是太子的伯乐陆荣!
    
    陆提学在北宋辞官之后,到了新朝也不愿出仕,选择在越州(绍兴)开馆授徒。
    
    他在前宋举荐过朱太子的事迹传开,前来拜师者越来越多,四年前被杭州凤凰书院聘请为山长。
    
    《萍州可谈》的作者朱彧,也在凤凰书院当老师。他爹是新党官员朱服,因为党争原因,半辈子都在做知州,反复调来调去当官,最后在广州任上病逝。
    
    朱彧考过几次科举,屡试不第便放弃,整日跟士绅、商贾、僧道、医卜、巫师瞎混。
    
    李邦彦知道怎么在杭州立足,他今天顺便来捐款,直接捐一千贯给凤凰书院。
    
    朱铭抄家返还李邦彦十万贯,异地汇票被商贾坑了一千贯,买豪宅和土地花了近两万贯。还重新雇佣了许多仆人,如今又给书院捐款,李邦彦可谓花钱如流水。
    
    所以他急着赚钱!
    
    “是你?”陆荣一脸厌恶的看着李邦彦。
    
    李邦彦微笑道:“陆山长,俺是来给书院捐赠的。”
    
    陆荣拂袖道:“阁下请离开,凤凰书院不要脏钱!”
    
    李邦彦问道:“陆山长可知,在下为何能在大明做阁臣?”
    
    陆荣冷笑:“背弃旧主而已,在新朝立功而已。”
    
    “那位旧主是昏君,于国于民,该不该背弃?”李邦彦又问。
    
    陆荣说道:“天下人人都可背弃昏君,唯独你这个奸佞弄臣没资格。”
    
    李邦彦却说:“相比其他奸佞,我却没犯过大恶。我在前宋官至宰相,却只捞到两三百万贯。而且还不蓄田亩,不广置豪宅美屋,这是何等的清廉啊。昏君需要弄臣,我才做了弄臣,为何不能悔过投效新朝?”
    
    “你真悔过了,此刻就不会来杭州,而是在内阁辅佐圣君。”陆荣讥讽道。
    
    李邦彦一脸郁闷:“《大明律》颁布之后,我是分文未贪啊,甚至都不收礼了。否则的话,太子抄家时,就不会给我留那些钱。”
    
    “哼!”陆荣相信这是真话。
    
    李邦彦说:“我在前朝贪污的钱,已经被新朝收走。剩下这些钱,是我为大明立功所得。并非脏钱,不会侮辱了凤凰书院。”
    
    陆荣摆手送客:“那也不必,阁下请走吧。”
    
    李邦彦知道这钱是捐不出去了,退而求其次说:“在下学问浅薄,如今没了官身,想在凤凰书院求学。孔夫子言,有教无类。请问罪人可以向学吗?”
    
    陆荣说道:“想进凤凰书院读书,那也是有门槛的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