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吃火锅  游戏王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小队的驻地是一片独立的空间,这是齐贞他们早就探查过的。

    这片空间既不属于地球的某一方角落,也与外界没有关联,事实上齐贞一直猜测,所有小队的准备大厅,或许都大同小异是这个模样。

    这片广袤的原始森林是有边界的。

    它的边界是一堵看不见的空气墙,虽然仍然能看到墙外的景色,然而却是与墙内的景色一般无二。

    即便是林疋和诺澜这种已经掌握了一部分世界基本规则的人,也很难从这里突破出去。

    好在归属于小队活动的地方无比宽阔,齐贞估么着得有一个地级市那样大。

    整个准备大厅的最中央便是那个真正意义上的“准备大厅”,众人可以在这里进行一切物品、技能的兑换以及信息的查询,距离准备大厅不远处便是一片极为宽阔的草坪,一般情况下众人聚餐之类的活动都是在那里进行的,广场的边缘位置便是小队的公寓,公寓的隔壁便是那高大的雷音寺。

    想来这里应该就是系统划定的居住区了。

    至于准备大厅的另外一侧,便是群山环绕森林茂密的景象,齐贞一直不太明白那边保留如此巨大的空间是做什么用的,不过看上去倒是没有太多违和感,那片空间也就被用来种树了。

    只是齐贞想不到那棵智慧树居然能够成长到这个地步。

    几乎要刺破天穹。

    巨大的树冠用层峦叠嶂来形容都不为过,层层翠绿色的树叶随风摇曳,给人一种动静相宜的静谧美感,正所谓树大招风,那树叶摇曳的声响即便站在此处也清晰可闻。

    准备大厅的对称两侧一边是梵音阵阵的大雷音寺,另外一边则是树浪涛涛的智慧树,也怪不得张奇会如此好奇的出言询问。

    “那是祖宗。”齐贞无奈说道。

    自从开始培养智慧树之后,齐贞就相当于是在用钱填补这个无底的窟窿,从他这个财迷的角度来看,称智慧树祖宗也算是说的过去,更准确一点来说,这就是他的命根子。

    想象某一天齐贞要是突然发现这棵树消失了,那该是一副多么精彩的场面。

    智慧树的事情齐贞准备之后再给张奇慢慢讲,毕竟涉及到小队想要逃离这个世界最为基础且核心的逻辑,一两句话也说不太清楚。

    带着张奇安顿好之后,齐贞不忘把通话器交给他,齐贞虽然作为队长,却并不限制小队众人在准备大厅里的自由,只要能找到他们就行了。

    通话器试了试音,和另外一端的张弛闲侃几句,我们的萌新总算是完成了最初的准备。

    齐贞知道张奇的性格,其实和梁思丞能打成一片并不奇怪,反而是和张弛的关系也不错,倒真是奇了怪哉,难不成有什么事情是他没发现的?

    小队现如今有九个人,虽然没有明显的分出几个阵营,然而相好相熟的情况难以避免。

    齐贞和林疋二人独立在众人之外,互相之间因为总是要讨论未来的小队的路线问题,反而走的比较近一些,但也就是相对而言。

    扎卡性格比较孤僻,唯一和他关系好的就是梁思丞,大概是因为在三国那个游戏里面建立起的深厚友谊。

    老王头、梁思丞、张奇三个人是一类的,性格开朗,只不过方向不太一样,王建国属于那种为老不尊类型的,年纪不小心态不老,梁思丞则是那种少年老成,二人在一起相得益彰,张奇现在是二人之间的有益补充,仨人在一块绝对能开个小剧场。

    老王头的为老不尊体现在各个方面,比如他总是喜欢去两个姑娘那边无事献殷勤,其实小队众人都知道他丫的就是去看腿的,当真称得上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不过大家其实并不反感他,也知道他没有什么坏心思,不过是之前养成的兵痞习性罢了。

    所以老王头其实和众人的关系都不差,即使是性格最为孤僻的扎卡也是一样。

    当然还有一个人除外,那就是张弛。

    这两个人好像是天生的死对头,王建国看不上对方的娘炮性格,张弛也看不上他的大老粗,虽然二人之间的关系已经趋近于缓和,不过在小队里算得上最不和谐的一对了,用相爱相杀四个字来形容最为贴切不过。

    张弛作为一个性格比较温柔细腻的人,理所应当的和两个女孩子的关系十分不错,尤其是孙婕,两个人没事总是待在一起,与其说像一对出双入对的情侣,更像是闺蜜。

    诺澜平日里没事自然是和孙婕待在一处,所以和张弛的关系也不错,只是她间歇性的总是要思考生命和世界的关系,反复失踪倒成了常态化,所以最后落得除了扎卡之外小队中第二孤僻的人。

    总之这些人聚集在一起,虽然称不上是精彩纷呈,不过生活过得也算是五光十色。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我们老王头凝结起众人的强大能力了。

    要想抓住一个人的心,就得抓住一个人的胃,不管是情侣之间还是家人之间,都是如此。

    我们的当家大厨王建国,成了小队众人彼此之间最好的纽带,准确来说是他烹饪的那些美食。

    今日不需要小队众人一人提供一种菜色来体现内部团结。

    今天吃火锅。

    关于火锅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在中国三国时期或魏文帝时代,那时的"铜鼎",就是火锅的前身;另一种说是火锅始于东汉,出土文物中的"斗"就是指火锅。可见火锅的历史悠久。唐朝白居易的《问刘十九》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就惟妙惟肖地描述了当时食火锅的情景。

    到宋朝,火锅的食法在民间已常见,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谱中,便有其同友人吃火锅的介绍。

    与世人想象中不同,火锅这种形式是元朝才流传到内蒙一带,用来烹煮牛羊肉的,却没有想到在明清时期这种美妙的吃食又反哺中原地区,倒成了现如今最为常见的饮食习惯。

    横贯天南海北,纵贯历史古今,集美食大成之作者,乃火锅是也。

    正所谓没有什么东西是一顿火锅不能解决的,如果有的话那就两顿。

    鸳鸯锅在夕阳下的草坪上放肆的翻腾,一盘盘食材几乎是不分先后的加入到滚烫的汤锅之中,过了数秒到数分钟不等的时间,再被众人上下翻飞的筷子夹到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