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01章 宇宙的尽头是编制  镇北王凌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讲读报纸不说要求有多么高的文化学识,但至少要识字,还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万一讲偏了怎么办?

    而且这还需要不少这样的人,那该从哪里找?

    关宁开口道:“讲读报纸要求有基本的识字明理就行,就找那些老童生,老秀才即可。”

    “这些人不是到处的抨击时政,说朕对读书人只杀不用么?现在朕就给他们一个机会。”

    几人相视一眼。

    都觉得这是个好办法,既找到了人,也能缓解当前矛盾。

    “只是,这些人不一定会应征啊。”

    松永年可是很清楚当前读书人对这位陛下有多么抵制,称之为屠夫暴君。

    “不愿意?”

    关宁开口道:“讲读人算是朝廷特聘人员,可以给他们入籍,这也算吃上了皇粮,朕倒要看看他们愿不愿意。”

    一秒记住http://

    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资格之前都是童生。

    只是最低等级的。

    之后屡试不第再难考中,就只能给别人抄抄书信,写写字帖什么的。

    入籍就是入编,哪怕是不入流,但也是进了系统不是?

    就是考中举人都不见得有这个机会。

    傻子才会拒绝。

    关宁看得很透彻,不管在任何时代,编制都是香饽饽铁饭碗,内卷的厉害。

    宇宙的尽头是编制。

    “直接宣发出去,绝对会有人应征。”

    关宁开口道:“但跟他们说好,要有试用期,讲的不行就不录用。”

    “是。”

    几位都觉得没问题。

    “官报要长期办下去,所以要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司署负责,就设在礼部之下。”

    关宁开口道:“官报主编修由赵文斌担任。”

    “赵文斌么?”

    松永年点了点头。

    “他确实是合适的人选。”

    赵文斌曾是国子监小说阁的阁首,

    当他做了皇帝后,曾经国子监的好友们都被提拔任用。

    这些人可都是有才能的。

    像诗阁阁首李逸云,词阁阁首杜修才等人都被重用。

    他们被安排到了地方上已经成为主要官员。

    “第一期官报朕来定稿。”

    关宁担心他们还搞不明白,先指导着做出一版。

    也要指导着怎么宣发,必须造成轰动,让报纸在最短时间内形成影响。

    以后,官报就是官媒,必须成为引导舆论的风向……

    这件事就定下来了。

    几人都略感欣慰。

    相信官报能起到作用,必然能为陛下挽回一些声名。

    “开办官报虽然能有所改善,但还需要另有作为。”

    卢照龄开口道:“陛下该开恩科取士了。”

    新皇即位,都会做两件事。

    一是大赦天下,一是开科取士。

    前者是拉拢百姓,后者是拉拢读书人。

    现在读书人对陛下抵制的厉害,朝堂乃至民间都盛传陛下重武轻文。

    这对朝政并无半点好处。

    其实他们都知道,陛下并不是重武轻文。

    否则他们这些人又怎么会站在这里?

    当前实际上是文武分治。

    只是这开科取士,却一直拖到现在,必须要开始了。

    “是啊,陛下该开恩科了。”

    “开科取士,流程繁琐,哪怕现在进行,至少也需要两年时间,不说其他,就是朝廷地方上的缺位也该补充了。”

    众人谏言。

    这才是他们齐来的主要目的。

    “陛下,臣已经老了。”

    卢照龄开口道:“等着恩科结束,臣也该告老了。”

    众人皆是微微一怔。

    都说薛怀仁是两朝老臣,这位又何尝不是。

    卢照龄的年纪比薛怀仁还要大一岁。

    他在隆景帝时期就是吏部尚书,一直延续到现在。

    新朝初建,朝局不稳,重位短缺。

    正是卢照龄帮着度过最难的一段时间,推动进行了吏治改革。

    其功劳难以磨灭。

    他早就到了告老年纪,一直支撑着,就是想等着新朝第一次开科取士结束。

    因为这件事怎么也绕不开他这个吏部尚书。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