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修仙:我能在诸天轮回正文卷254、大礼仪之争,仇人之子几句话落下。
在场的众人顿时神色不一。
有的皱眉、有的面露不喜,有的脸生薄怒。
包括刚才养气功夫十足的桓师登,此刻也有一些眉宇不喜的模样,脸色稍显阴鸷。
这次他好不容易抓到孝昌帝的一个言语把柄,并借此机会大做文章,迫使李太后屈服······。
但这一切,都被徐行刚才这简短的几句话毁了。
次辅王敏见此,略沉吟一声,打破了众人闻言后的静默,率先责问徐行。
不过他说话也说的极巧,仅对徐行刚才的言论稍有反驳,并没有借此搬弄是非,给徐行挪列出一桩桩罪状。
非议朝廷命官。
渺视公堂。
这可是要下狱问罪的…………。
当然,这也不是他好心,而是听刚才李太后的叙述,他知道徐行身份不一般,疑似是传说中的修仙之人。
能不得罪,尽量不去得罪。
徐行听后,一点也没有顺坡下驴的意思,他冷笑数声,将酒盏放到双掌之中,用力一搓。
只见这金盏瞬间化作一粒粒金粉,从他手中掉落,宛如沙砾一样,在案几上聚沙成塔。
徐行眸露冷芒,不客气道。
这一声话落。
在场的徐氏皇族顿时就像有了主心骨一样,看向桓氏一党的目光中瞬间多了几分的轻蔑。
修士,超脱于凡俗国度。
有一个修士表明立场的相帮,桓氏一党,即使再有李太后,也如秋后的蚂蚱一样,长不了。
永安郡王抓住机会,当即起身发难,他对孝昌帝拱了拱手后,沉声道。
「陛下不可不防。
睿王眼睛一亮,上前奏道。
接下来。
徐氏皇族的官员、亲王—一上场,给桓师登安上罪名,泼起了脏水,似乎想要趁这个良机,毕其功于一役。
「甲胄、兵戈之事,虽是属实,但造反之论,就是虚言了。
次辅王敏和礼部尚书孟度,都是人精,在看到徐氏皇族对桓师登发难后,连犹豫都没有,立即开口维护起了桓师登。
他们避重就轻,一言一语,轻松就瓦解了徐氏皇族对桓师登安上的一桩桩罪名。
不过··.···。
说完这些话后,他们并未掉以轻心,认为在这些辩护词下,就能自此安稳了。
说到底。
党争之时,互相泼的脏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执政的裁判偏向于谁,谁才能在这一场场斗争中获胜······。
以前执政的裁判是李太后、广文帝,后来随着时局演变,桓师登成了那一个说话声大的人。
但今日,却不同。
有了徐行这一修士的介入,孝昌帝和徐行,这两人,才是真正决定党争谁胜谁负的裁判。
孝昌帝的底气来源于徐行这个修士。
「圣上为昭顺帝子孙······,应圣心独断,无须过问贫道之意。
「俯身可取。
察觉到众人的目光朝他身上汇聚,徐行微微一笑,对孝昌帝打了个稽首礼,然后说道。
话音落下,他从纳物袋中掏出了一枚玉杯,自顾自的给自己倒了一杯水酒,然后小口独酌了起来。
孝昌帝听到徐行的这句话,心中瞬间就有了底,他撤下一直遮挡面容的锦帕,苍白的脸孔瞬间多了几分的红润之色。
他目露厉色,斥道:
话音落下。
桓师登顿时怒发冲冠,开口准备辩驳,只是不料,还不等他开口,瞬间就被孝昌帝身边的几个高猛宦官捂住嘴巴,扣押在了殿旁。
神色狼狈至极!
次辅王敏和礼部侍郎孟度见到这一幕,也被吓傻了。
他们没想到一直懦弱的孝昌帝,有了修士支持后,性格竟会发生这惊天逆转。
直接就将刀架在了桓师登的脖子上。桓师登一倒。
他们也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二人心急如焚。
一瞬间,他们想到了许多,譬如出宫回府后,即刻下令造反,或许还有一拼之力。
入宫之前,桓师登也担心这是一场鸿门宴,做了充分准备。
一旦宫中稍有变故。
桓氏一党就会立刻发动叛乱。
只是就在二人背后沁出冷汗,打湿官袍之时,孝昌帝又一次开口了。
像是看穿了他们的心思。
孝昌帝扫了一眼王敏、孟度二人,嘴角露出笑容,
他简单几句话,就将这场从中枢到地方的叛乱危机,定下了基调,只是桓师登一人意图作乱,与桓氏一党无关。
看到这里,徐行微微颔首,心里多了几分对孝昌帝的赞许。
桓师登执政十数年,党羽不可计数,若真的全部清算,恐怕要不了多久,就会举国动乱。
牵一发而动全身。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