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时地利,更胜中原百倍,千年来却一直是中原王朝的附庸,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礼制不全,法制不善。”
彦仁天皇眼神中全都是期盼,等着他继续讲下去。
孙长河不动声色,继续说道:“陛下乃一国之君,君之下为臣,而臣又以丞相为首,唐宋以来,左右丞相带领百官,同心协力,天下方能长治久安。”
彦仁天皇赶忙道:“我们也有,关白一条兼良,他的本事也很大。”
“名不正则言不顺,关白一词取自中原陈述之意,说的通俗些,就是传话的,如何能带领百官?”
“那先生的意思……”
“陛下应设左右丞相,为百官正名,此乃其一。”
彦仁天皇皱眉思索片刻,很快便下定决心,说道:“既然如此,朕明日便下诏,奉一条兼良为左丞相,奉先生为右丞相,共同治理帝国!”
孙长河心中大喜,却不敢表现出来,继续说道:“老朽此番漂洋过来,不为名利,多谢陛下厚爱!”
“先生莫要推辞,这右丞相之位,非先生莫属!”
孙长河面露难色,道:“如果陛下执意如此,老朽再推辞就显得不知进退了,先行谢过陛下!”
彦仁天皇摆手道:“有先生鼎力相助,乃是朕之幸,请先生继续讲解礼法。”
孙长河微微颔首,道:“国之礼法乃是大事,臣不敢擅专,只是数十年读书颇有些心得,今日陈情于此,若有不妥,还望陛下莫怪。”
“请讲!”
“其一,改国号为扶桑,制定历法,方才已经说过,便不再赘述。”
“其二,帝国之下应设礼部,弘扬四书五经,教世人懂得君臣父子之礼。”
“其三,臣这一路上听闻扶桑国内语言不一,度量衡不一,所信奉的神祗亦是各不相同,长此以往,恐非社稷之福也,当务之急是确定雅言,统一度量衡,并对不同的神祗进行统一管理。”
彦仁天皇一直点头,听到这里,略微有些迟疑,问道:“本国境内语言差异很大,如何确定雅言倒是个问题。”
“陛下不如推广汉语。”
“汉语……”
彦仁天皇变得更加迟疑,心中犹豫不定。
孙长河解释道:“如今的汉人也并非来自中原,而是来自关陇一带的周人,他们赶走了商人,入主中原,便成为如今的汉人,陛下虽为扶桑人,可扶桑之君入主中原,有何不可?”
“圣贤之礼皆为汉语所书,陛下不妨将汉语立为雅言,下诏推广,方可将礼法之道广泛传播开来。”
看到彦仁天皇沉默不言,孙长河继续说道:“臣举个例子,扶桑境内的各个守护大名,他们手中有军队,便常常怀有野心,甚至会对陛下不恭,唯有推广礼法,命学了礼法的官员前往各地监视,这些人才不敢造次,天下方能长治久安。”
彦仁天皇本来还在犹豫不决,听到孙长河提到各地大名,眼神立刻变得决绝。
“先生说得对,礼法是国之根本,必须立即推广!”
一条兼良却说道:“陛下,我国现状如此,想要变革,当徐徐图之,急不得啊!”
孙长河却说道:“有恒心者事竟成,陛下有志改弦更张,虽然困难,却是扶桑国长久之道,只要决心已定,有何不可?”
一条兼良仍摇着头,道:“事关国本,请陛下三思!”
面对新任左右丞相的不同意见,彦仁天皇忍不住站起身来,不停地来回踱步。
不自觉地,他的脑海里浮想出那些大名的姿态,还有那些恭顺无比的儒生。
相比之下,简直天差地别。
他不想看到自己的权力被挑战,他想要服从!
唯有不断将手中的权力升级,才能让人望而生畏,才能成为真正的一国之君!
“朕决定了!”
彦仁天皇双眼微阖,道:“两位丞相即刻着手制定新法,颁布天下!”
一条兼良大急,赶忙道:“陛下,如果各地守护大名不支持新法,该如何是好?”
“这简单!”
孙长河淡淡道:“抗旨不尊者,杀无赦!”
彦仁天皇神色一凛,道:“先生说的对,不从者,杀无赦!”
看到他眼中闪过的杀意,孙长河心中一阵狂喜。
苦苦期盼了五十年,终于修成正果。
大明的狗皇帝不要我,那又怎样?
在扶桑国,我一样可以登堂入室,一跃成为高高在上的右丞相。
大展身手的时候到了,从此以后,世人会记住我孙长河的大名!
谈话进行到深夜方才结束,一条兼良黑着脸告辞,孙长河则跟着足利义政走出皇宫,来到一处妓馆。
看到花枝招展的扶桑女子,他的内心一阵躁动。
做人上人就是好,不管到哪,都有人伺候。
可是,足利义政将他领到房间,却反手拉上房门,并没有要走的意思。
孙长河很快察觉到情况不对,便问道:“足利阁下有话要说?”
“没什么,陪先生喝两杯。”
矮桌上有准备好的清酒,足利义政跪坐下,斟了两杯酒。
孙长河只得费劲吧啦地跪坐在对面,又问道:“足利阁下汉话讲得不错。”
“是吗?”
足利义政举起酒杯,淡淡道:“比起天皇陛下的汉话,如何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