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4章 凛冬将至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确定:刘胜是想要找个傀儡,好自己掌控少府的一切;

    如果是个顽劣的外戚,刘舍则可以得出结论:少府和母舅,刘胜起码想弄死一个。

    ——要么弄死搞坏少府的母舅,要么弄死教坏母舅的少府,要么二者一起搞死。

    但颇有些出乎刘舍,乃至满堂公卿的预料的是:贾贵的表现,似乎比大家最乐观的推测,都还要乐观不少。

    “禀丞相。”

    “少府如今,有自太宗孝文皇帝三年至今,累年积攒下的口赋钱,共计近二百七十万万有余;”

    “若将荥阳敖仓和长安太仓计算在内,再加上关东各郡国的管库,可调用的存粮共计大约八百万石。”

    “另外,金、石、珠、玉等财物,和丞相离任时基本一致,盐、醋等各类物设,也只是比丞相离任时稍少了些。”

    “咳,咳咳······”

    “也不怕诸公笑话:这段时间,我都在忙陛下交代的蝉翼纸,没怎么顾得上熟悉少府。”

    “今天才刚得到任命,对于少府的知解,也就仅限于此了······”

    如是说着,贾贵还不忘腼腆一笑,又颇有些‘羞愧’的低下头去,似乎是对自己的表现感到很不好意思。

    倒是堂内众人,看着贾贵这丝毫看不出表演痕迹的作态,顿时便神色各异的彼此交换起了眼神。

    ——仅限于此?

    您还想怎么着啊?

    都还没做少府,就想把内帑里里外外摸个透彻?

    别说您是外戚,是相府国库、少府内帑防备的主要重点了,便是外臣,也总得避嫌吧?

    这样想着,众人很快便也反应过来:以贾贵为少府,恐怕是刘胜蓄谋已久,很早就在做准备的方案。

    再回想起今日朝仪,站出来推举贾贵的,是奉常南皮侯窦彭祖······

    “窦氏,这是要和贾氏联盟?”

    “嘶······”

    “应该不会吧?”

    “陛下再怎么年少,也好歹是先帝手把手教出来的,怎么会允许这样的事发生?”

    ···

    “想来,是贾、窦二族明面上,还是想维持些许体面吧。”

    “再加上贾氏,实在是男丁不盛······”

    只转眼的功夫,众人的思绪便已是飞出十万八千里,甚至已经从贾贵,延伸到了窦、贾两族太后族亲之间的关系,乃至于太皇太后、太后、当今刘胜三人彼此之间的密切关系之上。

    但很快,众人飞散的思绪,便再次被刘舍严肃的声线拉回了眼前。

    “内史呢?”

    一声轻询,便引得田叔满面愁容的点点头。

    “自开春,陛下拒绝和匈奴人和亲,我就同关中地方郡、县主官送去了书信,提醒他们今年有些微妙,非必要便不要征劳于民。”

    “如果开战,那关中的民劳,当也是能征上一征的······”

    听闻田叔此言,在场众人只各自点下头,就连面上愁容,都肉眼可见的散去了些许。

    在这个时代,或者说是整个冷兵器时代,国与国、文明与文明之间的战争,拼的其实都是后勤,而非战力。

    或者应该说,只要军队战斗力差的不多,不存在太明显的兵种克制,那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打到最后,其实就是在拼谁的后勤先扛不住。

    就好比当年秦赵长平一战,表面上看,是马服子纸上谈兵,葬送了赵国足足一代青壮战力,但实际上,赵国在长平一战失败真正的原因,其实是后勤实在有些撑不住,实在无法和富拥河套、河西以及汉中、巴蜀的秦国耗下去了。

    在马服子为将之前,赵国主将廉颇采取的策略,其实就是耗。

    如果不是后勤撑不住,赵国又何须临阵换帅,换下老道的廉颇?

    若非后勤撑不住,廉颇又何至于被诟病‘徒废国力’,秦国在邯郸城内散布的谣言,又怎么可能真的把马服子送上赵军主帅的位置?

    具体到如今,发生在汉匈双方之间的战争,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

    论战斗力,无论是单兵还是集群,汉室其实都处于较为明显的优势——匈奴人无论是饮食习惯还是军队训练方式,乃至于整个文明所处的阶段,都远远不如如今的汉室。

    但由于兵种克制的关系,汉室在过去这些年来,便只能接受‘打不打都亏,打了大亏,不打小亏’的现状,选择和亲‘小亏’。

    到如今,战争的爆发似乎已经无法避免,那长安朝堂的注意力,自然就首先集中在了后勤工作之上。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而除了‘粮草’本身,负责运送‘粮草’的民夫,也同样是重中之重。

    在如今的《汉律》之上,有这样一条专门针对诸侯藩王的罪名,叫‘征劳过准’。

    意思是说:某诸侯藩王在某一段时间内,征发民夫参加义务劳动的人数、时间均超出规定,需要为此承担罪责,并接受惩罚。

    诸侯藩王尚且如此,制定这项规则的长安朝堂,自然也就不用多说了。

    虽然没有什么指标,规定长安朝堂每年只能征发多少劳丁、劳动多长时间,但这并不是真的‘没有指标’,而是因为长安朝堂,或者说汉天子的指标,是不可言说的。

    这种不可言说的指标上一次被突破,便为嬴秦换来了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所以,即便没有具体‘不超过多少人、多长时间’的指标,长安朝堂也还是最在乎‘不要征劳过度’的行政单位。

    而田叔这番回答,算是给在场众人吃下了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