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sp;万一匈奴人是和赵王商量好,羊装‘来犯’,使赵王顺势征发燕、代、赵三国边军,之后却并不北上御敌,而是径直南下······
“若再算上匈奴人掺和进来,关东再出几个叛王······”
···
“唉······”
“若非如此,父皇当年,又怎么会让七哥,去做朕的赵王呢?”
“除了七哥,朕还能信得过谁?”
“还能放心的下谁?”
···
“或许也正是因此,父皇当年,才会那么坚持将兄长,过继到薄夫人膝下吧······”
“毕竟要想篡位的人,如果是当朝太后的子嗣,那成功几率也太大了些·········”
自顾自喃喃自语着,时不时又唉声叹气着,时间很快便在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傍晚时分。
察觉到殿室内逐渐变暗,又为一盏盏宫灯所点亮,刘胜终还是拖着疲惫的身体,从太子宫甲观上首的卧榻之上直起身。
刘胜要回宫了。
虽然宵禁并不针对皇帝,甚至都不针对大多数像样点的达官贵族,但刘胜却必须回去。
——刘胜,还未成年。
年弱未冠、尚未亲政,尤其椒房殿还有个阿娇皇后翘首以盼、尚冠里堂邑侯府还有个馆陶太长公主‘虎视眈眈’;
万一真闹出个‘夜不归宿’的事来······
嗨~
刘胜的烦心事,真的已经够多了······
“备车。”
“回宫。”
语调清冷,面色却难掩疲惫的做下交代,刘胜下意识便站起身,显然已经做好了返回未央宫的准备。
得到命令,始终在一旁扮演泥塑凋像的宦者令夏雀,自也忙不迭的朝殿门外小跑而去。
只是不一会儿,夏雀便面带古怪的回到了甲观。
望向刘胜的目光,更是隐隐带上了些许忌讳······
“怎么?”
“可是太仆挨不住,先行回府了?”
嘴上虽是这么问,刘胜却根本没让这个可能性划过脑海。
——太仆的职责,是为皇帝御辇!
至于马政,那不过是顺带的而已,为皇帝赶车,才是太仆真正的本职工作。
袁盎三朝老臣,又沉浮朝堂多年,不可能做出这种自毁前途,甚至和自家户口本开玩笑的事来。
所以,刘胜其实是想通过这个明显不可能的可能性,来问夏雀: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而夏雀接下来的反应,也果然没有出乎刘胜的预料。
刘胜,恐怕一时半会儿,真的回不去未央宫了······
“禀奏陛下。”
“《诗》博士赵绾、儒生王臧,各自带着鲁申公的书信,于宫门外求见······”
·
“赵绾······”
“王臧······”
片刻之后,太子宫甲观。
重新调整好面容,神情澹然的端坐于上首,细细打量着面前的两位老儒,刘胜暗下却飞速翻看着脑海中的‘记忆本’;
但饶是费劲了力气,刘胜也始终没能从记忆中,翻出这两个令人感到无比陌生的人名。
想不起来,刘胜自也就不再为难自己,只不失礼数的含笑谈起头,望向站的更靠前些、离自己更近些的《诗》博士赵绾。
“朕记得几年前,《诗》博士,还是孝景皇帝所任的鲁申公?”
“又听人说,先生是申公的衣钵弟子。”
“想来,是申公隐退之后,得到申公举荐,才为孝景皇帝任为《诗》博士的?”
对于深深的提问,赵绾并没有表现出太过强烈的反应,只微微点下头。
若非刘胜追问,只怕连那象征着‘没错,是这样的’的奖牌,也将因为刘胜的忽略,而迎来自己人生当中的重点。
鲁申公。
当听到这三个字的时候,刘胜的注意力,便被记忆中,一张年迈而又倔强的连忙所吸引。
鲁申公,本名申培,鲁地人士,由于在儒学之上的造诣,而被天下人尊称为:申公、申培公。
申培公少时,与鲁穆生、白生,以及后来成为西汉楚元王的刘交等人,一起在荀子的学生浮丘伯门下学习《诗》,始皇嬴政‘焚书’后,师兄弟几人才最终无奈的各自散去。
后来,太祖高皇帝立汉国祚,申培便曾与乃师浮丘伯一起,于鲁南宫面见太祖高皇帝刘邦。
后为楚国中大夫(楚元王刘交在位时期),吕后时,又与楚元王刘交之子刘郢客在长安随浮丘伯学《诗》终业。
汉文帝时获立为博士,又为楚国中大夫(楚王刘郢客在位时期),负责教导王太子刘戊。
刘戊弱位,淫暴,申培公因谏而遭到胥靡之刑,归鲁,退居家教,终身不出门,亦不见宾客,唯王命召之乃往。
弟子自远方来受业者百余人。
这,就是刘胜对申公——对鲁申公申培的全部认知。
——很老;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