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34】神国初现  开局北美1400年:正在建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陆,陆……”
    王景弘接茬:“陆之让!”
    “对,陆之让!拟旨,升陆之让入太医院,任太医职从六品;若有证实秘法,再有提拔赏赐!
    ”
    此言一出,满堂震惊。
    什么叫一步登天?
    这就是了!
    有朝中大员还想说此事不合张程,未经太医院十三科审定其本事,怎能草草就上了太医位。
    可众人也知,天花可破,此人必得重用;
    就算如今破例提拔,但他只要拿不出真本事,所受惩罚是奖赏的数倍。
    郑和、王景弘与十几个太监都敢作保,此事就基本不会有差。
    同时……
    所有人目光扫视郑和等人身上。
    破解天花之法,他们众人也居功至伟啊,甚至于名留青史!
    有人羡慕,有人嫉妒。
    至此,迎接之礼也算圆满,朱高炽早在东宫铺陈宴席,为犒赏郑和,迎接诸国使团。
    随后,一行文武百官随太子摆驾东宫,而此前也传出旨意,解夜禁四天,普天同庆。
    路上。
    无数官员前来道贺。
    不提郑和敛财西洋,为大明充盈国库,而此次诸国朝拜之规模又为空前,只凭破天花之法,就足抵百万金。
    无数人好奇,此行拜见陛下,郑和又将得怎样赏赐。
    于永乐一朝,郑和已是宫中一等一的大红人,少年随主服侍,又有从龙之功,执掌内官监。
    若非探访海外西洋,远离权力中心;稍加运作运营,今之郑和,不比后之王振、刘瑾差多少。
    只不过郑和品性纯良,又为回教信徒,才没有那么多物欲念。
    “郑大人何时北上拜见陛下?”
    郑和已再泉州得知,朱棣尚在顺天府坐镇,他当然不会问出陛下何时归返的蠢话,自要北上献俘、献礼,更要讲明此行一切。
    “越快越好!但还需看太子之意。”
    有人道:“总要歇息几日的,恰逢会通河疏浚,此前海运就是郑大人、王大人主持,漕运将开,二位大人理应体会一番,再提出建议。”
    郑和疲于应酬,还是王景弘道:“自是要安顿几日,诸国使节一路也甚是疲惫。”
    说着,二人又眉眼相合,端的是一幅好基友情谊。
    之所以今日推出“陆之让”,就是为消弭几位神使的存在感。
    这本就是二人设计之法……
    当然,陆之让本身所得也极受重视。
    但这千丝万缕最终归结一处,都离不开“均衡”二字。
    东宫开宴,歌舞尽欢。
    随着夜幕落下,城中庆典也正拉开帷幕,宫内宫外五彩斑斓,真真是煌煌盛世。
    而东宫宴席只是第一场;
    太子身体抱恙,也不好过于打搅。
    一个多时辰的功夫,宴席渐渐散去。
    将去四夷馆开第二场,狂欢一夜。
    王景弘安排人护送几位神使离去,而他与郑和还须留待东宫。
    待得来到书房。
    已有香茗冒着茶香。
    朱高炽作揖:“郑公,王公,一路辛苦了。”
    二人受宠若惊,连忙回礼。
    于堂上太子要维持威仪,而私下里他是晚辈,应有礼节。
    待得屏退他人,只三人对坐。
    朱高炽不再兜圈子,又或是借着酒意发问:“郑公,此行归返,显得颇为奇异,哪里不对我也说不出来,还需郑公解惑。”
    郑和、王景弘早料到会有这一遭,自然也是想出了对策——
    彻底隐瞒,是绝对瞒不住的。
    就算二人下了死命令,不让舰队主舰人下船,避免于外界接触。
    不过在入江口时,已有一部分乙等、丙等舰船留停浏河港。
    因龙江宝船厂无法容纳那么多船舶的修缮工作。
    若有心者,就算在龙江港查不出什么,也会派人去往浏河镇调查。
    更何况,船上哪里是铁板一块?
    真要有人传信,消息还是会显露。
    与其隐瞒,不如先让太子监国知晓一个大概,而具体神游……
    也只有十几位内侍,以及唐敬等高级官员知晓。
    他们是知悉事情严重性的,再未得朱棣授意前,不敢透露半个字眼。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