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8章 低配双骄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统治者之间的王对王——汉匈平城战役,便是以马邑作为战役开端。

    当是时,故韩王族韩信获封为韩王,并在太祖高皇帝刘邦的命令下,驻守赵北、代北一线边墙。

    在极端的防线构筑期之后,韩王信又主动请奏:将王都自晋阳北迁至马邑,以更好、更快、更便捷的组织边墙防务。

    太祖高皇帝答应了。

    这一答应,就为后来的平城战役,埋下了最不该埋下的祸根。

    ——马邑,是汉匈双方势力的交界处,战争爆发之后的绝对前线。

    在马邑以北,汉家只有一处预警站性质的武州塞,可以为身后百余里处的马邑烽燧示警。

    当年那场战争,也同样如此。

    匈奴单于挛鞮冒顿挥军南下,武州塞烽燧示警,马邑严阵以待;

    只是自武州塞到马邑,这不过百余里的距离,使得马邑城内的韩王信都还没来得及阻止起城防,便接到了匈奴单于使者请见的消息。

    或许是出于拖延时间的考虑,韩王信接见了挛鞮冒顿派来的使者。

    然后,韩王信降了。

    献王都马邑于挛鞮冒顿,并率领麾下数万边防戍卒,调转枪头,直逼自己的封土:代国。

    ——没错;

    韩王信的‘韩国’,实际封土正是如今的代国。

    边防大将倒戈,长城防线因马邑这个缺口而彻底乱作一团,饶是英明神武如太祖高皇帝,也不得不第一时间御驾亲征;

    而这场王对王最终的结果,便是汉太祖刘邦先胜后败,中了匈奴单于挛鞮冒顿的诱敌深入之际,最终陷围白登山。

    也正是这一战,为汉家奠定了长达五十多年的‘和亲匈奴以安外,徐徐缓土以安内’的战略方针。

    直到今天,直到汉家的皇位,经太祖刘邦、孝惠刘盈、前少刘恭、后少刘弘、太宗刘恒、孝景刘启,传到第七代天子:当今刘胜。

    也是直到今天,马邑这座曾屹立于汉匈边境的军事重镇,才再次出现在了已知世界的视野之中······

    “马邑以北、武州以南,便是这两山夹出的山径。”

    “虽径宽数十里,但只要过了武州,匈奴人,便算是入瓮。”

    “只需要在这两座山上先藏下足够的兵力,并在匈奴人跨过武州塞后,第一时间断敌退路······”

    目光灼灼的看向城墙外,那由两座山夹出的天然伏击地形,郅都只下意识舔了舔唇角,甚至是轻轻咽了口唾沫。

    而在郅都身侧,饶是历来以‘墨守成规’般的治军方式而闻名,程不识也难免遗憾的摇摇头。

    “可惜了。”

    “此战,敌我双方都心中有数——我们知道匈奴人肯定会来,匈奴人也知道我们肯定会在马邑严阵以待。”

    “像这样敌、我双方心知肚明的战争,已经不存在伏击这个选项了。”

    “我二人现在唯一需要考虑的,其实也就是:是否固守马邑。”

    “按我的看法,此战,陛下给我二人的任务是‘不大败,即为胜’。”

    “所以我倾向于固守。”

    “但最终决策,还是要由主帅来下达。”

    “只是希望师兄考虑清楚:如今,师兄同北地守,都还是戴罪之身······”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