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7章 炼炉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随便站在考场的某一个位置,环顾一周,都可以将整个考场的状况尽收眼底。
    走进考场,再观察过木板所标识的数字,考生们自是很轻易的找到了自己所属的‘方阵’,并在到达自己的分考场之后,根据书桉角上的具体数字牌,准确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这个过程,大约进行了一刻钟的时间。
    毕竟总有一些倒霉蛋,原本被安排在了考场西北角,却从东南角进入了考场;
    于是,为了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些倒霉蛋就只能焦急地捧着竹符,挨个看过每一个分考场外的号码区间,缓慢的在整个考场走了个大对角。
    等所有考生都于书桉前落座,那些一直在旁冷眼旁观的考官,也就是身着官服的千石官员们,终是从自己的座位上站起身来。
    除了最后一个,也就是八十六号分考场之外,前八十五个考场,都是一百名考生,配备两名千石级别的官员作为考官,并有五名禁军武卒维持秩序。
    倒霉蛋云集的八十六号分考场,同样是四个考官、五个禁卒,足足九个人维持考场秩序,却只有七个考生。
    四个考官,原本各自于方形考场四册落座,见那为首之人站起,其余三人便也都站了起来。
    此时,每一个分考场之内,便都响起那一位位分考场主考低沉,却也极具穿透力的嗓音。
    “此刻,为卯时三刻。”
    “奉太皇太后、太后、陛下诏谕,辰时一刻分发考卷,辰时正开考。”
    “应考士子需自备笔、墨,得到考卷,需于指定位置写明名讳、籍贯、师承,及考场号、座次号。”
    “本考场为甲四考场。”
    ···
    “辰时正开考,于午时正收卷,限时两个时辰,考题共计十道。”
    “午时正至,考官高呵‘止笔’,考生务当停笔,违者考卷作废。”
    “自开考至收卷,考生若有内急,可抬手示意,由监考卒陪同而去;”
    “若有不适,也可抬手,受医官诊治。”
    “——自考卷分发,应考士子皆不得左右窥伺、与人言谈,更禁喧闹!”
    “违者逐出考场,下廷尉!”
    主考官们一声声沉呵,惹得考生们冷不丁一缩脖子,下意识望向校场周围,那些甲胃齐备的北军禁卒。
    和四位考官,分别位于考场四个方向一样:每个分考场的五名士卒,其中四人也各自站在考场四侧靠中间的位置。
    多出来的那一人,也就是这一‘伍’的伍长,则昂首挺胸的行走于考生之间,好似是在战场上巡视。
    而在主考官宣读过考场秩序之后,四位考官也并没有坐回自己的位置,而是和那伍长一样,于考场间游荡起来。
    一边走着,也没忘依次核对考生的信息和座位号,以避免有人坐错了位置。
    好在今天到场应考的,再怎么说也都是知识分子,倒也没人做出那找错座位的事;
    一切准备就绪,考生们各自跪坐于书桉前,静静等候起考试开始的那一刻。
    而在考场正中间的高台之上,这次科举的几位总主考,也终于各自从座位上站起身来······
    “据说考题,陛下很早就同诸公通过气?”
    贾贵没话找话似的一声闲聊,只惹得刘舍、卫绾、田叔等人一阵僵笑,明明没有进行任何眼神交流,却不约而同的吐出一句:“最早,陛下总共出了七十道题。”
    “我等也只是大致扫了一眼,替陛下去掉了几道过难、过易的考题。”
    “剩下五十多道,陛下则亲自从中选了其中十道。”
    “那五十多道考题,我等原本就记得不大清楚,更不知道陛下选的,究竟是其中哪十道······”
    从如今朝堂最位高权重的三人口中,却听到这近乎众口一词的回答,贾贵也只是尴尬的笑了笑,便低头在怀中摸索起来。
    ——贾贵是外戚,并没有窥探考题的必要。
    或者应该说:贾贵想要做官,又或是想要为家中哪个小子谋官职,也根本不需要通过什么考举。
    只需要找太后姐姐说几句、找皇帝外甥提一嘴,又或是找太皇太后哭两声,便随时有千石以下的官职,供贾氏子弟随意挑选。
    虽然不大可能是什么实权职务,但也总好过这科举,从二百石的位置起步,活脱就是小虾米中的小虾米。
    再者,贾贵外戚之身,又背靠贾太后,就算祖中真出了个有出息的,通过考举做了官,外人恐怕也根本不会相信:这是在考文才,而不是考背景。
    本来就是没话找话提一嘴,众人如此反应,贾贵自也没太在意;
    从怀中掏出一枚铜匙,便郑重其事的望向面前,这三位随便掸掸衣袖上的灰,就能在长安掀起风浪的大人物。
    “奉陛下之令,此次考举所用的答卷,由鄙人携少府所制新‘简’提供。”
    “若诸公没有异议,鄙人这便下令分发答卷。”
    听闻贾贵此言,三位巨擘自是齐齐一颔首,旋即便将狐疑的目光,撒向高台下的那几只大木箱。
    ——答卷,在这个时代,其实就意味着空白竹简。
    由少府负责这次考举所需的空白竹简,自然是题中应有之理。
    但作为如今汉室最具权势的三位高官,刘舍、卫绾、田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