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sp;如今,公子胜光是明面上,都还有两千七百万石粮食,足够支撑到夏五月。
最关键的问题是:没人知道过去这个月,公子胜在关中卖出的粮食,是从哪来的;
更没人知道这些‘不知由来’,宛如从天而降的粮食,公子胜手里还有多少······
“主君说的是;”
“如果我们不抓紧开始卖,等其他几家反应过来,去年收上来的粮食,今年就卖不完了······”
见老管家明白了自己话里的深意,杜氏家主只神情阴郁的点下头。
“我估计,公子胜手里的粮食,明面上和暗地里的加在一起,起码能买到夏六月中旬。”
“——这还是我保守估计。”
“即便按夏六月初来算,等公子胜手里的粮食卖完,距离秋收,也只剩下两个半月。”
“两个半月时间,我杜氏、粟氏、诸田手里,却有足够卖三个月的粮食。”
“短短半个月的差额,可就是上千万石粮食啊······”
“——上千万石粮食,要从去年囤到明年,还不如直接扔掉来的划算······”
听着杜氏家主这满是惆怅的话语,老管家也满是愁苦的点下头。
最后,却也还是纠结的再道:“从公子胜手里买来的粮食,价格是一百钱;”
“算上无盐氏那十倍的利息,光是买入价,就高达一千钱啊······”
“真的不再等等舞阳侯、阳都侯那边的消息?”
嘴上说着,老管家面上,也随之涌上一抹心如绞痛的扭曲神容。
但杜氏家主闻言,却是惆怅的再叹一口气。
“不会再有变数了~”
“舞阳侯、阳都侯,寥寥几人,手里顶多只有几百万石粮食;”
“就算去找太后诉苦,也不过是螳臂当车罢了。”
“——大势,去矣······”
“至于无盐氏那十倍的利息,就当是买了个教训吧。”
“从今往后,凡是和粮食扯上关系的买卖,我安陵杜氏,便绝不会再插手······”
最后再道出一句话,杜氏家主便再次飘回了榻上,手气无力的摆了摆手。
就连自己从刘胜手里买下,却并没运回家中的、买入价高达一千钱每石的十几万石粮食,都已是无心提及······
·
“嗯~”
“很好。”
“唔······”
“办的不错。”
未央宫,宣室殿。
看着手里的竹简,天子启只一阵不住的点下头,又时不时说上一句‘很好’‘不错’之类。
刘胜则身着正装、头顶诸侯远游冠,面色澹然的立于殿中央。
而在刘胜身侧,分坐于东、西二席的朝臣百官,更是将审视、欣慰、不安等各异的目光,齐齐投注于刘胜的身上。
——今日,是春三月二十,常朝。
今日常朝的核心议题,原本是即将举行于明天——今年春耕日下午的籍田大典。
但很显然,比起每年都有,且每年都重样的籍田大典,汉家君臣,显然更关心刘胜。
准确的说,是更关心刘胜一手操办的‘平抑关中粮价’一事······
“好,很好。”
将竹简上的内容全部看完,天子启才微笑着抬起头,望向殿中央。
难掩喜色的对刘胜连连点下头,又再道几声‘好’,天子启才将面前的竹简拿起,随即从御榻上起身。
一手持简,一手背负于身后,望向殿内朝臣百官时,面上更是尽带上了自豪之色。
“去年的战火,让关中的农田,都出现了歉收的情况。”
“按照往年······”
“——主要是孝惠皇帝,以及吕太后掌政年间的惯例:关中的粮食歉收达三成,粮价,就会涨到前一年的三倍。”
“如果朝堂没有举措、没有平价售粮与民,更是很有可能涨到前一年的十倍以上。”
“但今年······”
语带喜悦的说着,天子启不由稍止住话头,得瑟的扬了扬手中竹简。
“去年,整个关中,粮食歉收三成不止!”
“而今年开春,关中的粮价,却只比去年涨了十钱,也就是不到两成?”
“——诸公认为,关中的粮价,算平抑了吗?”
“操办此事的皇九子,朕,该不该有所嘉赏呢?”
嘴上虽是这么说,但天子启的神容,却已是肉眼可见的自豪了起来。
最后那句‘该不该有所嘉赏’,也听不出丝毫请求意见的意图,完全就是在显摆、得瑟!
天子想得瑟,朝臣百官自然也不敢违背,遂也赶忙侧过身,‘欣喜若狂’的对天子启齐齐一拱手。
“陛下,慧眼如炬~”
“——将平抑粮价的事,交给皇九子操办,实在是明见万里。”
“如今,关中粮价大定,百姓民安居乐业,不用担心自己买不起粮、吃不起米;”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