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但周亚夫······
“卸任太尉之后,周亚夫,就要做丞相了啊······”
“——还没坐上太子之位,就把将来的丞相得罪了?”
“嘿;”
“嘿嘿······”
“我这太子做的,也忒有意思了些······”
·
“朕的太尉、大将军回来了!”
未央宫,清凉殿。
才刚因为收到城外,周亚夫不待见刘胜的消息,而气的脸红脖子粗的天子启,此刻已是带着让人如沐春风的笑容,站在了御榻前。
待周亚夫、窦婴二人走入殿内,天子启更是呵笑着一点头,对身旁的郎官稍一摆手。
“宣诏吧。”
“——喏······”
听到天子启这一声‘宣诏’,周亚夫、窦婴二人自是赶忙跪下身,对上首的天子启稍一顿首。
“太尉条侯臣周亚夫;”
“大将军臣窦婴;”
“——恭闻陛下圣训~”
随着二人齐声一拜谒,天子启也温笑着点下头,那郎官也已是走下御阶,直挺挺站在了周亚夫、窦婴二人面前。
“朕尝闻: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又常言道:赳赳武夫,国之干臣。”
“今有忠臣义士曰:条侯亚夫、外戚窦婴,起于草莽而为将,举于行伍而为帅,各领兵一方,三月而平吴、楚七国之乱。”
“使宗庙得保、社稷得安,乱臣贼子得其行乱之果,苍生黎庶得其久盼之宁。”
“司马法有云:赏不逾时,欲民速得为善之利也;罚不迁列,欲民速睹为不善之害也。”
“故以此诏,为平乱有功将、帅、士、卒之例······”
···
“——太尉条侯周亚夫,坐镇昌邑,使贼欲进而不得、欲退而不能,后又使弓高侯颓当奇袭淮泗,以绝叛贼粮道,使祸乱耗时三月而速平。”
“诏令:敕封太尉周亚夫,得绛县八千一百户食邑,号曰:绛侯;”
“条侯之爵、条侯国食邑六千五百户,亦不去,待亚夫之后,各以绛侯、条侯之爵传与二子。”
“另赏千金、帛百匹,奴、婢各十;绛侯府一、御剑一。”
“再拜太尉亚夫,为丞相~~~”
···
“——大将军窦婴,镇守荥阳,监齐、赵之兵,保敖仓不失,使宗庙社稷无虞、天下万民得安,功勋卓着,仅次太尉亚夫。”
“诏令:敕封大将军窦婴,得魏其五千户食邑,号曰:魏其侯。”
“另赏千金、帛十匹,奴、婢各五;魏其侯府一。”
“迁大将军窦婴,为太子太傅~~~”
···
抑扬顿挫的诏书宣读声,在清凉殿内响起,惹得前殿附近的宫人,都不由自主的纷纷驻足侧目。
而在清凉殿内,恭敬的听郎官宣读完诏书,周亚夫、窦婴二人便再一叩拜。
“臣等,谨奉陛下诏谕~”
“谢陛下隆恩~~~”
又齐声一谒,二人才保持着跪地俯首的姿势,将双手高举于头顶。
待那郎官走上前,分别将两封敕封诏书,各自交到二人手中,二人才缓缓自起上半身。
小心翼翼的双手托着诏书,又如获珍宝的将诏书收回怀中,二人才终于站起身,对天子启拱手一拜。
“行啦行啦~”
“早就给你们送去过消息、透过口风的事,用不着装出这幅‘惊喜万分’的模样······”
天子启笑骂一声,自是让殿内的二人呵笑着低下头,一时间,殿内便尽为一股莫名的和谐氛围所充斥。
片刻之后,周亚夫、窦婴二人更是齐齐低下头,各自从怀中,取出两方形、色各异,盒内却装着同样一枚玉制兵符的小木盒,再毫不留恋的降低递上前去。
见此,天子启也没有多交情,澹笑着对身旁的郎官再一摆手,便将那两枚全天下仅此两枚的兵符,再度收回了自己手中。
“唔······”
“这枚是朕的,留着;”
“另一枚,给太后还回去。”
低下头,稍瞥了一眼兵符,并做下‘朕留一枚,另一枚给太后送去’的吩咐,天子启也终是带着温和的笑容,在御榻上坐下身来。
而天子启这看似怪异的吩咐,却并没有让殿内的任何人,流露出丝毫怪异的神情。
——自太祖高皇帝时起,汉家的军队,就有一套极为健全的调动规则。
其中最核心的一条,便是:无论身居何职、秩禄几何,凡是调动兵马超过五十人,都需要诏书、虎符为证,且二者缺一不可!
不如令,坐谋逆!
这条法令中的诏书、虎符两道凭证,诏书指的,自然就是天子诏书,以及太后懿旨。
至于虎符,则正是方才,天子启从周亚夫、窦婴二人手中收回的两枚玉制虎符。
倒也不是说,只要调兵超过五十人,就非要用这两枚虎符的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