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上最长的上架感言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刘余、肌肉男老五刘非、隐身男老六刘发、机智男老七刘彭祖、阴阳人老八刘端,也都是以史料记载为准。

    如果有不到位的地方,那只能归咎于我笔力不够,我在这里向各位大父赔不是。

    好文的老二刘德、宅男老三刘淤,则被我设定成了‘为了帮大哥刘荣,刻意立起具有迷惑性的人设’,这是艺术加工,希望各位大父理解。

    剩下的主角刘胜、皇长子刘荣二人,主角不必多说,毕竟是穿越者,人设自然不必再遵循历史,但后期也会尽量贴合真实的历史记载,却又不会完全盲从,一切以剧情需要为准。

    而刘荣,就是我想要着重提到的一个人物。

    当我写到刘荣‘并不很废柴’的内容时,很多读者都表达了极度的不理解;

    ——刘荣真有这本事,历史上能被废太子?

    ——能被吓到自杀的人,有个屁的本事!

    这或许是评论区,出现频率最高的意见。

    而对于这一点,我想说的是:史书之上,从来没有只言片语,提到刘荣‘一无是处’‘不配太子位’;

    关于刘荣被废太子,史书上唯一提到的原因,就是栗姬那句‘老狗’,也就是正史中的‘言不逊’。

    所以,我对刘荣这个人物的理解,可能和大家有些许出入。

    在我看来,作为汉景帝刘启的庶长子,刘荣就算不是按照储君太子的标准培养,也起码是按照诸侯王的标准培养的。

    这样的培养力度下,刘荣再怎么不堪,也起码应该是‘中人之姿’,而非一无是处的草包。

    再结合史书上,对这位废太子几乎没有负面记载来看,这位废太子殿下,应该是一个不算出众,但也至少勉强合格的储君人选。

    毕竟直到栗姬那声‘老狗’喊出口之前,景帝刘启都没有动易储的念头,甚至差点就把皇位传给刘荣;

    在刘荣太子之位被废之后,太子太傅窦婴、太尉周亚夫也都表达了强烈的不满。

    虽然这二人的举动,更大可能是‘窦婴不希望自己教育的太子被废,周亚夫想要维护嫡长子继承制’,但从侧面上,这就足以证明:刘荣再差,也绝对差不到哪去,起码也是‘勉强凑合’的程度。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点是:刘荣的年纪并不小;

    根据景帝刘启,以及其他几位皇子的年纪推算,皇长子刘荣,应该是刘启15-17岁之间出生,文中时间点已经接近成年。

    而在封建时代,一个成年的储君,和一个六岁的储君,是天差地别的两个选项。

    刘荣唯一的问题在于:栗姬的存在,让刘荣失去太子之位,又因为后来的太子刘彻太过年幼,刘荣对刘彻造成的威胁过大;

    再加上栗姬那声‘老狗’,让刘启恨屋及乌,这才不得不痛下杀手,杀废太子刘荣,为后来的汉武大帝铺路。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刘荣被废太子,还搭进去了一个周亚夫;

    而对周亚夫的死,景帝刘启的评价是:此怏怏者,非少主之臣。

    这就可以表明:在废刘荣之后,景帝所做的一切,基本都是在给年幼的汉武大帝铺路,以免将来的汉室‘主少国疑’。

    至于‘临江王刘荣损毁太庙墙垣’,我认为大概率是景帝欲加之罪——毁先祖墙垣,并以此嫁祸他人,刘启有这个前科;

    再到最后,刘荣的死因:因恐惧而自杀于中尉府,让我很难忍住援引一句俗谚的冲动。

    ——连死都不怕的人,还会怕什么?

    刘荣就算是废太子,也好歹是刘氏宗亲,天底下能有什么事,能让刘荣吓的原地自杀?

    所以我认为真实的情况,更大概率是:中尉郅都找上刘荣,跟刘荣进行了深入沟通,并代为转述了天子刘启的意志,最终说服刘荣按照当时的政治传统、约定俗成的社会风气‘自留体面’。

    也就是说:刘荣的死,不是‘吓的自杀’,而是自知必死,索性自己来,保留最后一分体面。

    至于太史公将其描述为‘吓到自杀’,也大概率是武帝继位,使得‘黑刘荣’成为zz正确。

    后来,汉武大帝继位之后,以一句‘王自图之’逼死河间献王刘德,也能看出‘铲除栗姬所生的三个皇子’,是景帝到武帝一脉相承。

    总结概括来说,我对刘荣这个人物的理解,在简介中就已经提到了:可怜的皇长子刘荣。

    一个不算很出色,但起码达到了合格线,最终却被老娘坑死的可怜人。

    而这,也对应了我在开篇部分,对刘彻、王娡母子二人的刻意淡化——比起天生具有‘半个屁股坐上储位’的先天优势,且已经接近成年的皇长子刘荣,这个时间点的刘彻、王娡母子,真的没有什么竞争力······

    或许在许多读者看来,刘彻、王娡母子是上帝视角下的最终胜利者;

    刘彻是青史闻名的汉武大帝,王娡是赫赫有名的孝景王皇后;

    但我要说的是:在刘荣、栗姬母子没倒之前,刘彻、王娡母子,真的什么都不是。

    如果不是栗姬这个极品的存在,甚至只要没有那一声‘老狗’,历史上的景帝十子刘彘,也几乎不可能成为汉武大帝刘彻,只可能成为胶东x王刘彘。

    这,就是我对这本书中,目前出场的主要人物的看法和理解;

    对于后续出场的历史人物,则大都会以历史记载为准,并酌情进行适当,且合理的艺术加工。

    关于内容,我要说的就这些。

    --------分割线----------

    还是不得不说,非常可惜。

    回归起点后的第一本心血之作,只差一点点就能上三江,最终却还是失之交臂。

    但我也并没有气馁。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