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50章 权贵造反,多多益善  镇北王凌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关宁又把隆景帝萧成道拉出来鞭尸了。

    不过他说的也是实话。

    前朝大康是一个延续两百七十余年的王朝。

    在这漫长的年限里,封授积累的大小权贵不知多少,随便某个地域一杆子打下去总是能打到几个。

    这也是王朝走到末期的积弊。

    新朝建立,关宁打了一批权贵势要,可还有不少留了下来,这是为了国家稳定,也是为了以后薅羊毛。

    一茬又一茬,总是能薅出些硕果。

    这不就来了吗?

    他现在就是要粮,但不能针对老百姓,这就是杀鸡取卵了。

    因而只能从这些积蓄颇丰的遗贵获取。

    可又不能明抢。

    一秒记住http://

    兔子急了还咬人,战争就要来临国家的稳定很重要。

    但刘标这次给他提供了一个思路,那就是钓鱼执法。

    实际上,农庄法只是针对到地主上农,连缙绅们都不涉及,关宁也要考虑倍之的危害。

    但这些人似乎是觉得他这个皇帝就爱针对他们,还没怎么着就有种受迫害妄想症一样,自己先跳了出来。

    是你搞事情在先,让我抓了把柄,那就怪不得我了……

    这种方式可以推广。

    关宁当即交代了赵南星,给各州州牧隐晦的带句话,再提点提点。

    他这个皇帝当然是不能说的。

    赵南星沉默良久。

    哪有皇帝暗中鼓动人造反的,这也是头一例了。

    不过他也能理解。

    陛下现在是迫切的需要粮食。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没有粮草支撑,这仗是打不下去的,甚至战争的胜负可能都会由此决定……

    “各地征收起的补税粮税,都要尽快运往上京,地方上绝不能截留……”

    关宁又嘱咐了一句。

    粮食放在自己眼皮下还是最安全,他已在上京新建了几大粮仓用做储备。

    薛庆回禀道:“税务署已在清查,除地方所需,其余都会运往上京。”

    关宁点点头。

    成立了税务署后,有了统一管理,其实是没有国税地税之分,他要资源整合,为战争做准备……

    第二天举行了朝议,通传了东垣侯黄震造反一事。

    此事重大,早有耳闻。

    倒是没起什么波澜。

    甚至不少人内心都在痛骂黄震是个傻子!

    什么年头了竟然还敢造反。

    陛下春秋鼎盛,国家安定,河清海晏。

    前朝多有百姓造反,新朝建立后未发生过一起。

    原因为何?

    陛下对百姓太好了。

    至于前朝遗贵造反,这也是头一起。

    还私铸银币更改年号,实在是傻到了极点。

    黄震开了先河,在他们看来,这是给陛下送来了枕头。

    恐怕陛下不会觉得麻烦,反而还会欣喜……

    这些年下来,朝臣们逐渐了解了陛下的秉性。

    怕是巴不得这样的事情多多益善。

    关宁可不管他人想法。

    他显得痛心疾首。

    “扪心自问,朕也算是仁义之君了,前朝世袭爵位,朕都给保留了下来,可有人还不知足!”

    “到底是要朕如何做,才能交到你们的心?”

    这话问的很多人都低下了头,不是因为羞愧,而是实在不知该作何表情。

    您都把这些前朝遗贵当成猪养了。

    要吃肉了,就去割几刀。

    这样的事例还少吗?

    怕是已经数不胜数了。

    软刀子割肉不见血,就是慢慢消磨。

    不对,应该是折磨。

    能交了心才是有鬼。

    关宁表演了一番,便点到为止了,其实都心知肚明。

    不服?

    不服你也只能忍着。

    轻飘飘的揭过,关宁干咳了一声又问道:“诸位爱卿可有事启奏?”

    “启奏陛下,臣御史郑修有本。”

    “讲!”

    郑修躬声如仪:“启奏陛下,而今西北吠州,潼州数地五月至七月不雨,民之饥殍者不可胜记,数千里间,草木皆尽,或牛马毛蟠帜皆尽,其害尤惨过于水旱也,西北大旱,牵动大宁朝堂上下,还请陛下拨付钱粮赈灾,以安民生!”

    这一禀奏,让关宁皱起了眉头。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