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746【宝钞不够分】  北宋穿越指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萧楚在内阁转了一圈,便又前往东宫求见。
    
    朱铭热情接待,亲自给这老头儿冲茶。
    
    瞎扯闲聊一番,萧楚问道:“交钞之利,无非有二。其一也,便于携带,可通贸易。其二也,以纸代金,可获锱铢。太子在四川发行宝钞,其根本用意为何?”
    
    朱铭说道:“皆有。”
    
    萧楚又问:“息兵一年,国库便有盈余,如今又在倭国发现金银矿。大明朝廷真的缺钱吗?”
    
    “暂时不缺。”朱铭说道。
    
    萧楚说道:“朝廷既不缺钱,那在四川发行宝钞,便是为了通货贸易。”
    
    朱铭点头:“然也。四川商贾,大量存储丝绢,把丝绢当成钱财囤积。用商票交易的只是少数,四川各地的大额交易还是以丝绢为准。川中富庶之地,就因为钱币掣肘,其商业始终与外省有阻碍。我听人说,甚至有商贾把上品红茶当钱财的。”
    
    萧楚生怕激起太子的逆反心理,小心翼翼顺毛捋:“若是为了通货,确实应当在四川发行宝钞。”
    
    朱铭笑道:“萧先生直接说后半段吧,前面的恭维客套可以免了。”
    
    萧楚开始进入正题:“宝钞的好处,一在通货,二在敛财。宝钞的坏处,却在滥发。有没有一种法子,可得其好处,而去其坏处呢?一旦做成,不但四川可发宝钞,全国各省都可发宝钞!”
    
    “请讲。”朱铭说道。
    
    萧楚挺直腰杆说:“只发一百贯和五十贯的大额宝钞,专门用于商贾交易。至于小额交易和日常买卖,则还是以银元、铜钱为货币。这样一来,朝廷既得发钞之利,商贾也得通货之便,还对升斗小民没有影响。”
    
    朱铭说道:“这个做法,我也想过,并与父皇反复商讨,确实是最稳妥的法子。”
    
    “既有稳妥之法,为何还要弄险呢?殿下也说了,朝廷并不缺钱,不可因小而失大啊,”萧楚劝谏道,“百年之后,或许有君臣滥发宝钞,但此事不该始于开国圣君。太祖太宗,一朝之祖宗也。祖宗先行之,后来者必效仿,且可振振有词不加遮掩!”
    
    朱铭微笑点头:“先生所言极是,我当三思而行。”
    
    萧楚又说一阵,便起身告退。
    
    事实上,这才是父子俩打算做的,今后大明的完整货币体系如下——
    
    大明宝钞:专用于大额交易。面额有二百贯、一百贯和五十贯。
    
    金元:多用于赏赐和收藏,也可用于交易。面额有一两、五钱、二钱、一钱。
    
    银元:用于日常交易。面额跟金元相同。
    
    铜钱:用于日常交易。面额有五文、两文、一文。
    
    像一钱、两钱的金银币,都添加了大量杂质,以保证货币的体积和外观。
    
    之所以金银币的单位是“两”和“钱”,那是因为金银价一直在浮动。
    
    比如北宋开国之时,每两黄金价值20贯。
    
    随着天下承平,金价迅速降到10贯、8贯、5贯。
    
    而到了北宋末年,金价一度飙到32贯!
    
    想知道古代哪个时期安定繁荣,其实可以直接看金价。
    
    金价越贵,世道越乱。
    
    乱世黄金,绝非虚言。
    
    所以大明新朝的货币体系,以官方发行的铜钱来锚定。
    
    大明标准铜钱,面额一文、两文、五文。
    
    以前的铜钱也还能用,但必须视其好坏,来判断其使用价值。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