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番外六十六  从离婚开始的文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仿古风格的食肆挂着朱红幌子,“水席套餐”“河洛烩面”的木牌在风里轻轻晃。

    陈子瑜在一家挂着“伊阙小馆”招牌的店前停住脚,玻璃橱窗里摆着样品:浅褐色的偃师银条清爽脆嫩,深红油亮的洛京红烧肉裹着酱汁,最显眼的是一碗盛在粗陶碗里的牛肉汤,翠绿的葱花浮在奶白的汤面上。

    “就这家吧,”她转头冲谭越笑,“昨天查攻略说他们家的牛肉汤是用老骨熬的,配油旋儿正好。”

    店里人不算多,两人选了靠窗的位置,能看见窗外的伊水缓缓东流,对岸东山石窟的轮廓在薄雾里若隐若现。

    穿蓝布短褂的服务员递来菜单,陈子瑜指尖划过纸面,很快报了菜名:“一碗牛肉汤,要双份肉,再来两个油旋儿,一份银条拌黄瓜。”

    顿了顿,又看向谭越,“你要烩面还是水席里的小碗汤?”

    “跟你一样吧,”谭越把帆布包放在旁边的椅子上,“再加一份洛京铲饼,昨天在网上看见介绍,想尝尝。”

    服务员应了声“好嘞”,转身去后厨下单。

    陈子瑜把速写本从包里拿出来,翻到空白页,指尖捏着铅笔转了转:“刚才在奉先寺,你有没有觉得大佛的眼神特别不一样?明明是石头刻的,却好像能看透人似的。

    “嗯,”谭越点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桌沿,“导游说武皇捐了两万贯来修这尊佛,工匠可能把她的神态刻进去了。你看佛像的下颌线,还有眉骨的弧度,确实带着点女性的柔和。”

    陈子瑜低头快速勾勒起来,铅笔在纸上沙沙作响。

    谭越凑过去看,她先画了佛像的轮廓,线条流畅,接着细细描绘眉眼,笔尖顿了顿,在眼睑处加重了阴影:“我总觉得这佛像的眼神里有东西,不只是庄严,还有点......悲悯?好像在看着千年来的人来人往,什么都懂。”

    正说着,服务员端着托盘过来了。

    粗陶碗里的牛肉汤冒着热气,撒在上面的葱花和香菜鲜翠欲滴,切成薄片的牛肉铺在碗底,纹理清晰。

    油旋儿是刚烤好的,外皮金黄酥脆,层层叠叠,咬一口能听见“咔嚓”的声响,内里却松软咸香。

    “先喝汤,凉了就腥了。”陈子瑜推了碗汤给谭越,自己拿起油旋儿掰了一块,蘸了点汤里的辣椒油,“他们家的辣椒油是胡麻油泼的,不辣,特别香。”

    谭越舀了一勺汤,温热的液体滑过喉咙,浓郁的牛肉香在舌尖散开,没有丝毫腥气,只有长时间熬煮出的醇厚。

    他咬了口油旋儿,外皮的脆和内里的软形成鲜明对比,咸香中带着淡淡的芝麻味,和牛肉汤的鲜味相得益彰。

    “好吃,”他含糊地说,又夹了一筷子银条拌黄瓜。

    银条是偃师的特产,细长洁白,嚼起来脆嫩爽口,带着点微酸,正好解?。

    陈子瑜则在小口喝着汤,偶尔夹起一片牛肉,眼神还在瞟着窗外的伊水,手里的铅笔时不时在速写本上添两笔。

    洛京铲饼很快也端上来了,金黄的饼皮裹着肉末、粉丝和鸡蛋,切成三角状。

    陈子瑜拿起一块咬了一口,眼睛亮了亮:“这个好吃!外皮脆的,里面的馅咸鲜,有点像馅饼,但更薄更脆。”

    谭越也尝了一块,饼皮确实酥脆,馅料里的粉丝吸满了肉汁,鸡蛋的香味和肉末的鲜味儿融合在一起,口感丰富。

    两人边吃边聊,从刚才看到的石窟佛像,说到佛教的发展,又聊到小时候去过的博物馆。

    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在桌面上投下长长的光斑,蝉鸣声和店里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有种难得的惬意。

    “对了,”陈子瑜咽下嘴里的食物,拿出手机翻出在网上看到的照片。

    照片里的陶俑是个侍从形象,双手放在胸前,嘴角微微上扬,眉眼间带着点俏皮。

    谭越凑过去看,忍不住笑了:“还真像,古人也挺幽默的嘛。不像现在的雕塑,要么太严肃,要么太刻意。”

    “可能是因为那时候的工匠更自由吧,”陈子瑜把手机收起来,又喝了口汤,“没有那么多规矩,想怎么刻就怎么刻,反而更有灵气。就像石窟里的那些小佛像,有的歪着头,有的皱着眉,特别生动。”

    两人慢慢吃完午饭,结账时服务员递来两颗薄荷糖,说是自家做的。

    陈子瑜剥开一颗放进嘴里,清凉的味道瞬间驱散了暑气:“下午先去看西山的古阳洞,然后再过桥去东山,怎么样?”

    “好,”谭越把帆布包背上,帮她拎起装着速写本的袋子,“刚才听导游说古阳洞有很多碑刻,被称为‘二十品,值得好好看看。”

    出了餐馆,午后的阳光比上午更烈了些,谭越把遮阳帽递给陈子瑜,自己则撑开一把伞。

    两人沿着原路返回,路过奉先寺时,又忍不住停下脚步。

    此时的大佛沐浴在阳光下,衣褶上的阴影更显立体,眼神似乎比上午更柔和了些。

    “你看,”陈子瑜指着佛像的左手,“刚才没注意,这里的手指关节刻得好细致,连指甲盖的弧度都有。”

    谭越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果然,佛像的左手自然下垂,手指修长,关节处的线条流畅,指甲盖呈椭圆形,边缘圆润,仿佛真的有血有肉。

    他拿出手机,想拍张照片,却发现怎么拍都拍不出现场看到的那种震撼感。

    “还是得用眼睛记,”陈子瑜笑着说,“照片只能留住轮廓,那种感觉留不下来。”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