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从离婚开始的文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冬至刚过,京城的风里裹着细碎的雪粒,像无数冰凉的针尖刺在脸上。

    璀璨娱乐总部大楼的玻璃幕墙却映着暖黄的光,将这片寒冷隔绝在外,楼内温暖如春。

    吴工捧着厚厚的文件夹穿过走廊,皮鞋踩在光可鉴人的大理石地面上,发出清脆而有节奏的声响,每一步都透着抑制不住的雀跃。

    他特意比约定时间早到了十分钟,文件夹里的宣传数据报告还带着打印机的余温,边角被他反复摩挲得有些发卷,能看出主人的珍视。

    “谭总,这是截至昨晚的全球宣传数据汇总。”

    吴工推门时,谭越正站在窗前看雪,晨光透过他身后的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长短不一的光条,如同钢琴的琴键。

    他转身时,黑色高领毛衣勾勒出利落的肩线,显得身形挺拔,指尖还捏着那只冰裂纹青瓷杯,杯里的龙井正冒着热气,氤氲出淡淡的茶香。

    “放桌上吧。”谭越的目光落在文件夹上,嘴角噙着浅淡的笑意,那笑意里有期待,也有从容。

    窗外的雪花纷纷扬扬地落在玻璃上,瞬间融成细小的水珠,蜿蜒而下,像无数双期待的眼睛在眨动。

    距离元旦上映只剩六天,整个公司都浸在一种既紧张又兴奋的氛围里,连茶水间阿姨都在念叨“咱们的太空片能不能成”,话语里满是关切和期盼。

    吴工翻开报告,指尖在图表上快速滑动,纸张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国内这边,预告片全网播放量已经破12亿,社交平台相关话题阅读量超50亿。”

    他指着一组柱状图,红色的柱子陡峭得几乎要冲破纸面,势头惊人。

    “尤其是‘国产硬核科幻”这个话题,讨论量比同期其他电影高出三倍还多。好多观众说'等这一天等了太久,字里行间都是迫切的心情,还有人翻出十年前的国产科幻烂片对比,说‘终于看到希望了,那种激动溢于言表。”

    谭越啜了口茶,茶叶在水中舒展成嫩绿的模样,姿态优雅。

    “具体说说观众反馈。”

    他记得刚筹备《星际穿越》时,业内还有人劝他“别碰科幻,国内土壤不行”,那时连特效公司都直言“咱们的技术拍不出黑洞”,语气里的不自信深深刺痛了他。

    “评论区里最多的词是‘震撼’和‘期待'。”

    吴工调出几份截图,屏幕上的文字密密麻麻叠在一起,几乎看不清缝隙。

    “有物理老师说‘黑洞吸积盘的光效符合广义相对论”,还详细分析了光的折射角度和强度;有航天爱好者逐帧分析飞船对接的机械结构,连螺丝钉的位置都没放过;还有普通观众说‘光是看预告片里的地球镜头就想哭,那种对

    家园的眷恋让人感同身受。”

    他顿了顿,语气里添了几分感慨。

    “很多人提到,这是第一部让他们觉得‘华国人也能拍好科幻’的电影,之前那些要么是五毛特效,粗糙得不忍直视,要么是披着科幻皮的爱情片,完全偏离了科幻的内核。”

    谭越的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节奏沉稳如钟摆,每一下都像是敲在人心上。

    他想起去中科院拜访时,老院士握着他的手说“我们的天眼能看百亿光年外的星系,可咱们的电影里连个像样的星空都没有”,话语里的遗憾至今仍清晰记得。

    此刻那些滚烫的评论,仿佛都是对这句话的回应,是观众对国产科幻的殷切期望。

    “国外数据更惊喜。”

    吴工翻到下一页,眼里闪着光,像藏着星星。

    “北美地区的预告片播放量冲进了平台前三,比同期上映的几部好莱坞大片还高,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洛杉矶时报》的影评版专门写了篇分析,说‘谭越用东方视角重构了太空叙事”,还提到您之前的几部作品,说'从

    监狱到泰坦尼克号,他总能把类型片拍出新东西,评价相当高。”

    他调出一张海外社交平台的截图,各国语言的评论像潮水般涌在屏幕上,让人应接不暇:“终于等到谭导的科幻片!从《肖申克的救赎》就开始粉了”“这个黑洞比我在NASA纪录片里看到的还美,细节太惊艳了”“已经订好元

    旦的IMAX票,准备二刷。”

    “好多国外粉丝自发做了您的作品混剪,把《星际穿越》预告片和您之前的电影片段拼在一起,剪辑得特别用心,播放量都破百万了,可见他们的喜爱程度。”

    谭越看着那些夹杂着不同文字的赞美,忽然想起五年前第一次带着作品去海外参展,发布会上只有三个记者提问,还都是关于“华国电影会不会一直模仿好莱坞”,语气里的质疑显而易见。

    而现在,他的名字本身就是最好的宣传语,这种转变让他心中涌起一股自豪感。

    “数据很漂亮。"

    谭越合上报告,语气里带着满意,眼神里也满是认可。

    “按原计划推进下一步宣传。让国内团队联合科技馆搞‘太空一日营”,邀请观众体验失重模拟,感受一下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状态;海外那边,把邓高飞的幕后采访放出去,就用他说‘拍这部戏像真的去了趟太空”那段,让观众了

    解演员的付出。”

    吴工连忙记下,笔尖在笔记本上划出急促的线条,生怕遗漏了什么:“明白!还有个好消息,国家航天局说上映当天会开放航天博物馆的夜场,同步播放电影片段,这可是头一回给商业电影做背书,意义非凡啊。”

    “告诉他们,我们可以提供高清素材。”

    谭越拿起青瓷杯,杯壁上的冰裂纹路在光线下像极了宇宙中的星云,神秘而美丽。

    “让观众知道,电影里的星空和真实的宇宙,同样值得敬畏,我们对科学是怀着严谨态度的。”

    吴工离开时,正好撞见陈晔端着咖啡过来,咖啡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

    两人在门口侧身相让时,都能看到对方眼里的笑意,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期待。

    走廊里,年轻员工们正围着屏幕刷海外评论,有人用翻译软件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