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8章 文物南迁  混在末世当咸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这对连任大有裨益。
    “执政官,您放心,我本人也是文物搬迁的发起人之一,当然不会反对。”
    杨士才连忙辩解道。
    “那您的意思是?”张昊好奇道。
    杨士才伸手指了指众人眼前的夏宫,眼中饱含无限期待:“执政官,这些年的极端气候,对夏宫破坏很大,我们想给夏宫套上一层保护套。”
    “保护套?什么意思?”
    张昊有些不明白。
    “就是在夏宫外面套上一层钢构结构的蒙皮,将夏宫整个包裹起来,避免风吹冰冻,减少伤害。”
    杨士才赶紧解释道。
    张昊不由得一愣,下意识地询问道:“夏宫有多大?”
    “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刚好一千亩出头。”一位陪同人员抢着回答道。
    “这么大的单体建筑,差不多是凤巢的三倍……”张昊顿时有些迟疑。
    “执政官,技术上完全没有难度,只要五百亿就能建起来。”
    杨士才大言不惭道。
    “五百亿?”张昊苦笑着摇摇头,“杨院长,我可能要食言了,眼下到处都缺钱,这么大一笔财政支出,恐怕没那么容易通过。”
    “执政官,我们燕都愿意掏三分之一,剩下的还请您一定要帮忙想想办法。”古璋连忙插嘴道。
    这一百多亿不是白掏的,一旦上马如此大的工程,起码能解决数万人的就业问题,收益绝对大于付出。
    而且,加装了保护壳的夏宫,就是一个现成的紧急避难所,随时都能利用起来,并不是毫无作用。
    张昊暗自算了一下,五百亿的三分之二,就是三百三十亿,这笔钱如果凑一凑,应该是能凑得出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即便范祯祥一毛不拔,他还可以发动商界进行捐款,就凭他的面子,多的不敢说,三百亿应该问题不大。
    剩下的,如果在五十亿以内,大不了他自掏腰包补齐了,反正自家的几家公司,每年都有固定的公益支出。
    真正算下来,他顶多只要出二十几个亿就够了,相比于这件事所带来的巨大声望,这笔买卖不亏。
    想到这里,他当机立断道:
    “行,这三百多亿,我来想办法。钱没了可以再赚,夏宫如果没了,那是咱们所有人的损失。”
    “啪啪啪……”
    现场响起了热烈掌声。
    杨士才满含热泪,一把抓住了张昊的右手:“执政官,我代表我们夏宫博物院两万名同仁,向您表示感谢。”
    “我是执政官,这是我应该做的。”
    张昊谦虚道。
    接下来,众人兴致勃勃地参观了那些正在等待转移的文物,里面的宝贝都快堆成山了,让人目不暇接。
    “执政官,这一间房间里都是我院的镇馆之宝。”杨士才介绍道。
    张昊一眼就看到了房间正中间那个大鼎,忍不住走了过去:
    “杨院长,如果我没看错,这就是历史课本上大名鼎鼎的后母戊鼎吧?也是联邦目前出土的最大青铜器。”
    “您没看错,就是这件宝贝。”
    杨士才笑着点点头。
    “我记得后母戊鼎不是在东方博物馆吗?怎么……”
    张昊疑惑道。
    一旁的原东方博物馆馆长,现任夏宫博物院副院长徐国利,立马解释道:
    “执政官,为了节省开支,也为了帮助灾民,包括我们东方博物馆在内,燕都这边的几家博物馆早就合并了。”
    古璋紧跟着解释道:“市里财政困难,再加上文物保护条件苛刻,只有集中起来统一管理,才能做到更好的保护。”
    “我明白了,难怪你们会首先发起那个法案。”张昊恍然大悟道。
    “这些都是经验总结。”
    古璋语重心长道。
    张昊挨个欣赏了二十几件镇馆之宝,然后随口问了一句:“这批国宝,什么意思开始起运?”
    “这批文物是重中之重,不能有一点闪失,起运时间大概要等到七八月份,现在气温太低了,路上容易出问题。”杨士才回答道。
    徐国利紧接着补充道:“所有文物首先会通过火车运往连芸港,然后再从连芸港上船,最终运往珠城。”
    “干嘛要多此一举?”
    张昊不由得好奇道。
    “主要是为了保障安全,首先火车发生事故的概率比较大,坐船相对安全一些;其次,这些年治安比较差,这么做也是为了防止有人动歪心思;
    最后一点,轮船的运输量比火车大太多了,也更稳定,能省不少事。”
    徐国利如实解释道。
    张昊闻言皱了皱眉头:“可万一运输轮船中途沉了,岂不是更糟糕?”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