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2章 黄老名士啊~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有了此间种种,赵王兄才在函谷关被奉常接走,一路马不停蹄,便径直送到了长乐宫、送到了皇祖母的面前。”

    ···

    “唉~”

    “在长乐宫,王兄怕是要待上三五日了~”

    “毕竟皇祖母调教子侄的本事,是从已故薄太皇太后那里学来的,走的也是黄老治家那一套。”

    “——无为,而又无所不为······”

    “嘿!”

    “王兄这几日,可有得受了······”

    听闻刘胜此言,那青年便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又自然地接过话头。

    “没错。”

    “我黄老之学,虽然被天下人误认为是慵懒松散,只在嘴上挂着一句‘无为而治’的学说,但黄老无为的真正用意,其实是无为,而又无所不为。”

    “至于太后教训赵王,遵循的,也是我黄老学执政一方的理念:法无禁止则无咎;”

    “反之,便是法有禁止则必究、严究,乃至是穷究。”

    “再加上我黄老之学,对于长辈教养、规训子侄晚辈,崇尚‘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的理念。”

    “如此说来,在太后面前走过一遭,赵王再回邯郸之后,定然会有所收敛了······”

    言罢,那青年还不忘隐隐做出一个心有余悸的慌乱神容,更是冷不丁打了个寒颤;

    待刘胜呵笑着挑起眉角,问出一句‘卿是不是想起什么往事’之后,那青年才僵笑着低下头去,并未再多言。

    看出青年明显有些言不由衷,刘胜自然一眼就看出青年心中所想。

    如今的刘胜,已经是稳坐储君太子之位,背靠皇后母亲、天子父亲、太后祖母的大汉太子。

    自然,能出现在刘胜车驾中、与刘胜同乘前往某处的,也就不会是寻常人。

    尤其又是个青年,明显不会是朝中的公卿重臣,就更能看出这位青年,来头绝对不小······

    “汲卿家世显赫,祖上世代为宦;”

    “如今虽为太子洗马,主责迎来往送,循谒者之职,但毕竟从小专习黄老之学,对于我汉家的律法,应该也是有所熟知的吧?”

    短暂的沉默之后,刘胜冷不丁发出一问,只引得青年一阵面红耳赤,似乎是被刘胜这番本并无恶意的话,而说的有些羞臊。

    见青年这般作态,刘胜也就不再多拐弯抹角,和善的微一笑,便又将话头引到了周亚夫身上。

    “汲卿说的,其实也没错。”

    “父皇此番召条侯回长安,摆明了就是要重惩条侯私藏甲胄的罪行。”

    “既然是重惩,自然就应该像汲卿所言:命丞相、廷尉、中尉三属杂治此案,甚至还要再加上个御史大夫监办此案。”

    “可道理虽然是这么个道理,具体到这次的事,又稍有些细节上的不同了。”

    ···

    “如今的丞相,是开封候陶青。”

    “至于条侯周亚夫,则在吴楚之乱后,曾短暂的担任过丞相一职。”

    “而条侯周亚夫为相之时,御史大夫——也就是制衡丞相的亚相,正是如今的丞相陶青。”

    “在过去,周亚夫做丞相,陶青以御史大夫的官职领‘亚相’,双方彼此制衡、较劲,自也就难免有些交恶。”

    “所以此番,父皇召条侯周亚夫入京,若让丞相插手此案,那陶青曾经和周亚夫积攒下的私怨,就很可能会落人口实。”

    “——人们会说:周亚夫被重惩,并不是其本身犯了多大的罪,而仅仅只是因为主办此案的丞相开封侯陶青,曾在御史大夫任上,和时任丞相周亚夫结过仇怨。”

    “这样的结果,并非是父皇想要的。”

    “陶青这个丞相,虽然算不上多么杰出,但父皇这几年,用着还是比较舒服的······”

    ···

    “再说到中尉郅都;”

    “自显贵以来,郅都一向以‘孤臣’‘直臣’自居,向来都不喜欢和朝臣交好,一切都唯父皇之命是从。”

    “按理来说,郅都将周亚夫接去中尉府,并不会有陶青那样的问题。”

    “——毕竟过去,郅都和周亚夫之间,私下也并不曾有过什么不愉快的事。”

    “或者应该说:朝野内外的所有人,和郅都的关系都不怎么样——虽算不上交恶,但也绝算不上交好。”

    “但如今的郅都,却因为当年临江王的那件事,而在太后那边落了下成。”

    “莫说是在外人面前了,就连我在身边,皇祖母都经常会毫无顾忌的说:郅都这个人,曾险些害了我刘氏子侄的性命,很不可靠!”

    “还说将来有事,能不用郅都,就最好不用。”

    “因为这些缘故,父皇才将中尉郅都,排除在了查办条侯周亚夫的名单之外。”

    “——父皇,向来都很不希望惹皇祖母不愉;”

    “尤其眼下,父皇的身子骨······”

    “咳咳;”

    “这样的关头,父皇自然要顺着皇祖母的心意来,以求将来有个万一,皇祖母也能镇着场子,让储君太子安安稳稳接过大位······”

    不知是被这位汲姓青年的愣脾气感染,还是难得有机会说出心里话,刘胜说到最后,已然是有些不顾忌讳了;

    直到那汲姓情面讳莫如深的绷起脸,又惊惧交加的看了看左右,再猛使一阵眼色,刘胜才意犹未尽的止住话头。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