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93章 后记四十九世界大变局  北宋穿越指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r/>    教皇也趁机拉拢西西里国王,怂恿西西里从神罗独立出来。

    拜占庭需要抵抗欧洲诸国入侵,阿尤布王朝则跟大宛国(朱氏封国)接壤了。它们各自面对东西两边的敌人,未来顶多出现一些边境摩擦。

    另外,格鲁吉亚又干翻了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

    起居郎终于又提笔了,记录太后处理政务。

    所以印度总督上疏,请求朝廷增加驻军数量,或者允许他招募土著当兵。并且请求增加汉人移民,把少数关键地区变成大明实控。

    羯陵伽的老国王病逝,诸子争夺王位。

    只要战争胜利,商路就打通了:大明—大宛国—格鲁吉亚—拜占庭。

    孔雀王朝时期,连续两位君主都折戟羯陵伽。最终此国被阿育王吞并,但阿育王自己也损失惨重,然后开始推广佛教巩固其统治。

    如今,西西里王国已经成为欧洲唯一的君主集权国家,地盘囊括除教皇国之外的整个意大利地区。

    既然能通过贸易剪刀差,一直持续吸羯陵伽的血,如非必要大明不会诉诸武力。

    一个中书舍人,立即捧着地球仪上前。

    工业生产效率的提升,首当其冲的是大明国内的小农经济,每年都有破产农民涌进城市,不持续往外移民很容易出大问题。

    而拜占庭也把罗姆苏丹国打得节节败退,并且基本控制了黑海南岸各大港口。

    起居郎今天就记录了几句话,无非是小皇帝读了什么书,写了什么作业,又跟几位老师如何互动。

    成功夺位那个,把其他兄弟全杀了。但那些被杀的王子,全都跟土邦王公联姻,羯陵伽国内的一些土邦王公蠢蠢欲动。

    羯陵伽的那些土邦王公,虽然一个个争相效忠。但总督很难直接收税,只能让他们每年缴纳多少贡金,而且指不定哪天又要搞出排明运动。

    大宛国王的想法很简单,跟杨文虎的大汉国结成战略同盟,东西夹击已经崛起的埃及阿尤布王朝!拜占庭之所以跑来凑热闹,一是为了跟大宛国长期贸易,二是给自己盟友阿尤布王朝上上眼药,让彼此的同盟关系变得更紧密。

    她是摄政太后,代替小皇帝御批!

    神罗皇帝病逝!内战虽然还未爆发,但已经在酝酿之中——甚至,西西里王国已实质性独立了。

    羯陵伽国在南亚次大陆的东北沿海地带,拥有后世印度的半个奥里萨邦、四分之一个西孟加拉邦。

    今年正值多事之秋!继承了塞尔柱遗产的赞吉王朝,由于跟大宛国交战而分崩离析。经过多年内战,这些年终于再度统一,于是他们又跟大宛国打起来了。

    叶太后和阁臣们,可不管那里的土著百姓怎么想的,也不管他们为啥会敌视大明商贾。

    沈琰说道:“请陛下往东扩张,一直打到跟阿尤布王朝接壤!”

    这个使者不但会讲汉话,而且明显有着东西方混血特征。他作揖道:“鄙人姓沈,名琰,字子美。既是罗马使者,也是大宛使者。”

    宗教真的可以融合,前提是武力要足够。

    与此同时,由于宗主国兼盟友(赞吉王朝)的崩溃,罗姆苏丹国被拜占庭打得节节败退。

    听到太后聊正事,起居郎立即竖起耳朵,提笔随时准备着做记录。

    这次是被迫出兵的!

    反正他们驱杀明人、毁坏佛道庙宇,就应该受到严厉惩罚,活该被灭国!而且,那里一直是大明的海外粮仓。移民一些过去,既能巩固控制力,还能缓解大明内部矛盾。

    叶太后盯着地球仪仔细看了一阵,对朱棠溪说:“印度总督出兵,把羯陵伽国灭了,总督直辖地近乎翻倍。”

    杨文虎听得目瞪口呆:“这么多宗教,大宛国就不乱吗?”

    新国王为了提高威望、巩固王位,竟然想要碰瓷大明来转移内部矛盾。

    中国还处于春秋战国时代,羯陵伽国就已经出现。

    但此时的西西里国王,是神罗老皇帝的庶子。

    杨文虎的大汉国,现在特别有钱,因为他控制着西非的黄金!再过一百年,西非有个马里帝国崛起,便是靠着黄金迅速壮大。

    二人在外面逛了一圈,渐渐溜达回勤政殿。

    这个马里帝国,此时刚刚建立,而且相对比较弱小,被杨文虎派一千人就干掉。

    拜占庭又雄起了!拜占庭帝国和阿尤布王朝,已经结盟数十年之久,而且都是吸收大明科技最多的国家。如今,已是双雄并立。

    尤其是那些落后地区,妇女依旧自己纺织布匹。也不拿去卖,只是自己穿而已。

    还是呼罗珊之战,大宛国损失惨重,而赞吉王朝直接崩溃。

    “你居然会说汉话?”杨文虎饶有兴趣的打量此人。

    “贸易,”沈琰解释说,“大宛国先是跟赞吉王朝打仗,现在又跟阿尤布王朝交恶,东西方贸易始终受到影响。同样的,罗马国也被阿尤布王朝阻拦着商路。因此,两国决定绕过阿尤布王朝把商路打通。而陛下的大汉国海军强盛,今后也可跟罗马国直接贸易。”

    灭国非常容易,统治却伤脑筋。

    沈琰说道:“当然乱得很,时不时就有信徒造反。但一边拿着刀把子,一边梳理那些教义,终归是可以维持局面的。景教出自罗马正教(东正教),长达数百年的传播,已经变得足够世俗。或许,陛下可以借鉴一下。一旦陛下皈依景教,就可以跟罗马国(拜占庭)交好。”

    印度就是一个宗教融合实验场,那里甚至存在阅读沙漠教经书的印度教教派……

    大宛国此时的宗教状况同样疯狂,沈琰信奉的这支景教,已经把道教三清都吸纳进去了。

    杨文虎跟沈琰探讨了几天几夜,决定打造一个景教为主、沙漠教为辅的国家。他今后的势力范围,是西非、北非和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葡萄牙)。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