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4章 御史大夫的改革成果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陈建不是名臣。
    无论是青史之上,还是在如今这个时代,御史中丞陈建,都无疑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小人物。
    当然,这个也御史中丞这个职务的特性有关。
    ——权重,位鄙,又极为忌讳与朝臣、官员打交道,即要有出色的专业能力,又要有坚定地个人立场;
    这样一个人,往往很难做到让天下人尽皆知。
    而刘胜之所以要找来御史中丞陈建,而非御史大夫田叔,自然是因为先前,决定对御史大夫进行改革时,就已经确定下来的中心思想。
    御史大夫,过去是亚相,现在是亚相,以后,也还是常务副丞相;
    而御史大夫属衙,还是应当由御史中丞来具体掌控,并以御史中丞为切入点,进行从上到下的大幅度改革。
    在这样一场大规模的改革之前,刘胜需要听听御史中丞本人的意见。
    无论这个意见是以怎样的立场所促成,刘胜都需要知道:对于自己改革御史大夫的想法,即将接受改革的主体,究竟是怎样的看法······
    “臣认为,考举士子受贿成风,主要还是御史大夫属衙没能履行监察百官、检举不臣之职责的缘故。”
    “也正如赵廷尉所言:贪污受贿,不单是考举士子的问题,甚至不单是官员身上存在的问题,而是整个汉室天下都层出不穷,乃至蔚然成风的问题。”
    “而这个问题,主要也还是因为过去这些年,御史大夫属衙的不作为、放纵所导致。”
    “要想改变这样的现状,臣认为,还是应该从御史大夫属衙的主体框架、权责结构下手,进行一定程度的制度改变。”
    “只是这件事,应当由陛下去做,臣只能以臣过去的所见所闻,提出一些并不高明的建议······”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