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1章 天子启:哟,开窍了?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sp;   甚至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内史在关中的话语权,甚至不比丞相小到哪里去!

    显而易见的是:对于这些赖在长安,谋求一个九卿出缺的机会的二代、三代们而言,内史这个‘关中土皇帝’,是绝对不能得罪的。

    即便是片刻之前,这个土皇帝,才刚在大家伙脸上甩耳光······

    “内史的意思,朕明白了。”

    ···

    “对了;”

    “太子以为如何?”

    “——太子难道也认为:河间、江都等诸王,在长安滞留了太久吗?”

    见老爷子终还是点到了自己,刘胜即便再不情愿,也只得规规矩矩站起身。

    对天子启躬身一拜,又回过身,对殿内环一拱手,刘胜才神情自然地望向上首,对天子启又一拱手。

    “禀奏父皇。”

    “如果说,儿臣舍不舍得兄长们,那儿臣当然不舍;”

    “这短短月余时间,对分散于天南地北,多年见不到彼此的手足兄弟而言,也绝不足以叙说思念之情。”

    “再者:诸位庶兄们封王就藩,但他们的生母,却都无一例外的留在了长安。”

    “作为晚辈,即便是身为嫡长太子的儿臣,也希望兄长们,能和母亲多见几面、多待一段时间。”

    ···

    “但是;”

    “内史说的,也不无道理。”

    “——诸侯王入朝长安,最多只能留一个月,是太祖高皇帝定下的规矩。”

    “作为子孙后嗣,如果连太祖高皇帝定下的规矩都不遵守,那就等同于背弃我刘氏;”

    “如果不以身作则,我汉家以孝治国,也将自此成为一纸空谈了······”

    毫不做作,神情极其自然的道出这些话,刘胜仍不忘对天子启再一拱手;

    但随后,刘胜却并没有退回座位。

    因为刘胜明显感觉到:今日这场朔望朝,天子启,似乎非常希望能让刘胜,从始至终都参与其中······

    “唔······”

    “好吧。”

    “既然太子都这么说了,若朕再强留,那就是为了一己之私,而破坏国法了。”

    “拟诏吧。”

    “着临江、河间、江都等诸王,即刻整点行装,不日启程,离京就国。”

    “——陛下圣明~”

    ···

    “内史之后,便是宗正了吧?”

    “宗正说了什么来着?”

    “哦······”

    “让胶西王就藩,再和太后商量着,给老七封王······”

    定下‘诸王离京就藩’的事,天子启便将话题,自然地引到了今日的第二个议题。

    只是这一次,天子启直接把难题丢给了刘胜。

    “太子认为呢?”

    “依太子之见,胶西王年不过五岁,朕是否应该忍痛颁诏,让年仅五岁的幼子离开母亲,前往遥远的齐地就藩呢?”

    “还有皇七子,至今都没有封王,是因为朕和太后有其他的考虑;”

    “如今,难道连这件事,也已经到了不可再拖延,必须提上日程的地步吗???”

    带着确定的答案,颇有些玩味的发出这两问,天子启便呵笑着昂起头;

    但不知为何:只刹那间,本还有些玩性的天子启,心中竟对刘胜生出一阵担忧!

    就好像是在担心刘胜的答案,会让自己感到失望;

    又或是刘胜的答案,不能达到自己的预期。

    “真的开窍了?”

    “还是强摁着牛头喝水,逼自己装出这一副果断、决绝的模样······”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