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65章 这不是上朝而是去上坟  镇北王凌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听到此言。

    陆正渊神情略显愕然,随即笑着道:“你这不愧是跟着费大人的人,学的就是多。”

    “你说的没错,是我着相了。”

    陆正渊摇头道:“自来了大宁始终安定不下心,当初举族来到大宁,又想到梁国成了现在这样,总是……”

    胡标劝慰道:“不要想那么多,天下大势不可违,你应该庆幸当初没留在梁国,正统皇帝是个短命皇帝,天顺帝即位,你必遭清算,能像现在这样做着国丈好?”

    “说的也是。”

    陆正渊大声道:“不想这些了,以后就是大宁人了!”

    “不对,以后没有梁人,没有魏人,只有宁人!”

    “那以后就仰仗陆大人了。”

    “哈哈!”

    两人的笑声在房间回荡。

    记住网址m.9biquge.com

    有人欢喜有人忧。

    第二天,天还未亮。

    出早市的摊贩们才刚开始摆弄东西,就见得街道上一个个官员脚步匆匆,有人小跑,有人快走,还有人在整理着官服。

    新朝建立之初,关宁就取消了每日早朝的制度,在他看来,这完全是在浪费时间。

    稍微耽搁耽搁,一上午的时间过去了。

    人少办大事。

    人多什么事都办不成。

    早朝改为朝议,实则也不是议事,只是成了通传。

    这种改变自然让很多官员都不满意,他们的权利被剥夺了。

    可遇到了一位强势皇帝,既然无法改变,就只能适应了……

    而在战争爆发之后,举行朝议的次数更是屈指可数,就连陛下也时常不在上京。

    令人惊奇的是,就算是这样,朝政也没有紊乱,反而更有条理……

    这说明吏治改革及朝廷衙门改革,行之有效!

    对朝议他们已经很陌生了,但并非没有敬畏之心……

    陛下每次回归可都有官员人头落地啊!

    其实这也能够理解。

    离京时间这么久,天子威严有损,这是要再竖朝纲。

    这已形成惯例。

    官员们脚步匆匆面色肃穆,即使相识也都不打招呼。

    这让老百姓都惊奇不已,这哪是上早朝,这是去上坟啊!

    天已经亮了。

    到了时辰,宫门大开,在太监的引领下,官员们排成两列,依次进宫,随即来到奉天殿前的广场等候。

    实际上关宁已经取消了很多礼仪流程,实际上比这要复杂的多……

    以人为本,人性施政。

    奉天殿前的广场好久都没有这么热闹过了,人有很多,却无人交谈,没有一丝喧闹之声。

    取得大胜,陛下回京。

    这本该是喜庆之事,也不知这些人为何却成了这个样子?

    即使交谈也是窃窃私语。

    直到现在,他们还在自省自查,有没有做过什么僭越之事,做过之后有没有处理干净……

    在最前方的,则是几位巨头,能称的上是巨头,只有内阁大臣!

    新朝建立后,内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枢,内阁官员皆为一品。

    首辅公良禹,次辅赵南星,户部尚书薛庆,都察院左都御史周睿渊,兵部尚书费田,吏部尚书彭方……这是一副新面孔。

    原本吏部尚书是由赵南星兼任,后由此人接任。

    彭方年有六旬,原为澜州州牧。

    还有礼部尚书松永年,工部尚书王临。

    历来在六部之中,工部殿后地位最低,关宁却开了先例,工部尚书也加封为内阁大臣。

    他很重视工部,工部地位也有大大提高。

    除了这几人外,还有三位内阁大臣,他们并没有兼任,各有分管所属。

    战争爆发后,内阁作为中枢处理要务太多,便又新设三人。

    因没有兼任,又是后来加入,这三人自然抱成一团。

    原江州州牧刘玺文,被提拔进了内阁。

    江州是大宁最富饶的州,也被誉为最有前途的做官之地。

    次辅赵南星曾就是江州州牧。

    还有一人名为慕容盛,此人年有五旬,是通政司的主官。

    通政司接收在京衙门和各地奏章,职权极大。

    慕容盛是内阁官员中年纪最小的,自有远大前途,只是为人狂傲了些。

    除了这两人外,还有一人名为王吉,他在内阁里存在感最低,以慕容盛马首是瞻。

    这几位内阁巨佬在前,其他人根本不敢靠近,除了在另一边的军机大臣们!

    军机大臣官居一品,与内阁大臣平级。

    大宁实行军政分离。

    军机大臣属天策府超然物外,在战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