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173章
郑乾知道,香江主要经济一直都是依赖金融,房地产,旅游,进出口贸易,所以在二十一世纪之前,香江还是非常繁荣。
但是,在进入到二十一世纪后,随着内地经济得到发展,金融追赶,进出口也没有必要一定要通过香江出口。
这种情况下,香江就剩下两个金融这个优势了。
即使是房地产,那也是因为被香江的房地产巨鳄垄断才导致高房价的。
所以,很多年后,许多香江人都称呼香江为李家的城,那就是因为李加成从各方面垄断了香江人的衣食住行。
特别是在住这一方面。
现在郑乾想改变这一切。
那么对于他来说,现在香江的土地还是太少了。
虽然现在新界那边还有许多没有被开发的田地,但是,这些属于私人的,即使是香江房管方面都很难回收回来。
另外,就是四大洋行和四大华资这些年一直不停囤地,他们是不可能轻易拿出来的。
02 当然,现在四大洋行里面,郑乾拿下和记黄埔和九龙仓的情况下,实际上,他已经垄断了一部分地。
但是,和其他那些华资相比,也只是比他们多一些而已。
而且,郑乾知道,填海造地非常可行。
包括欧洲的何兰,就是填海造地,多出了百分之二十的土地,隔壁的濠江,通过源源不断的田地,多出了两到三倍的土地,而且,这样的造地还不会停下来。
还有东京湾,也是一直在填海造地。
另外一方面,郑乾知道,随着环保主义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兴起,未来香江需要填海造地,怕是阻碍变得更大。
但是,另外一方面,香江依然还有许多人连房子都住不起的。
郑乾知道,他需要去做出改变!
现在麦理思听说郑乾提出填海造地的想法,对方真的很惊讶。
“老板,和记黄埔和九龙仓还有许多土地,我们都可以拿出来,为什么要填海造地?”
为什么?
其实,未来香江还是有很多人,甚至到时增加到七八百万人,现在才五百多万人就已经出现用地紧张的情况了。
最主要,郑乾需要用地,方方面面。
“可以解决香江不少人住房问题。”
“老板,这怕是不是我们能够做的。”
“可以建造高楼大厦,可以建造工厂。”
以前香江没有各种各样的产业,但是,现在郑乾的出现,也就有了。
包括半导体研究这些。
而且,郑乾知道,填海造地这个项目,香江其实一直都有进行,只是规模不大,未来依然还是提出,但是,一直受到环保主义的阻碍而已。
当然,背后也有许多既得利益的反对。
包括那些囤地的华资,甚至已经买房或者正在炒房一些有房人士。
他们是最反对的。
物以稀为贵!
如果房子多了,到时那房价岂不是下降?
即使在麦理思看来,这都是在损耗自己的利益,得不偿失?
麦理思想不明白,那是因为他没有未来那些眼光。而且,即使填出来的土地,那一样是寸土寸金的。
“麦理思,即使我们填海,那土地一样是寸土寸金的,甚至不比中环差。”
麦理思一想还真的是。
“那老板准备投入多少?”
郑乾知道,未来的香江的填海造地计划大概是在七千到八千亿港币之间。
但是,那是在未来。
现在不一样。
现在钱更值钱,各方面造价反而要便宜许多。
现在算下来,在郑乾看来,大概就是五百到六百亿左右。
五六百亿港币,换成美元还不到一百亿。
但是,在许多人看来,这是一大笔资金了。
“大概五六百亿港币左右。”
麦理思一听真的很惊讶。
这一大笔钱,即使是现在,香江许多有钱人怕是都不能拿出来,包括李加成也好,还是包裕榧易逡埠谩
至于其他华资更不用说了。
但是,汇峰集团可以。
现在郑乾也可以。
“老板,这一大笔钱,怕是拿不出来。”
“当然可以。”
郑乾自己是可以,但是,他不会那么傻,自己把那几百亿资金全部都投入到里面。
他可以从汇峰集团那里拿。
也可以和其他华资合伙。
在郑乾看来,填海造地涉及到很多人的利益,难道他自己一个人能够吃得下全?
等拿到这些土地,到时一变,可能就变成几千亿港币都有可能。
郑乾已经有计划了。
现在就是先和麦理思商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