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一章丧钟  穿越大宋:拯救赵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柳村,你这个畜生,给我滚出来,真是越来越不像话,居然学会坑爹了!”藤原满腔愤懑,气喘吁吁道。

    柳村像斗败的公鸡般一言不发。

    他一时冲动,摔碎一个茶盏而已,却引发了幕府危机。

    一场大战一触即发,形势已不可挽回。

    “父王,我……”柳村意识到事态的严重,瘫软到地上。

    “逆子,你这个逆子!都怪老夫平日管教不严,你恣意妄为,才惹下今日踏天大祸。”藤原把手中的刀扔出老远,抱头下蹲自悔。

    “父王,你听我解释。”柳村爬到藤原身边,指着赵楠道,“都怪他,缺少教养,不请自沏府中的茶,我气不过,才顺手摔了他的茶盏……”

    “啪!”藤原抬手就是一巴掌,一声脆响过后,柳村的脸上顿时多了几道红印。

    “你这个逆子,因为几片茶叶,便断送了我整个幕府;因为你这一摔,战火燃起,天下陷入内乱,陪葬的是整个国家。”

    皇宫。

    清凉殿。

    “砍杀御林军?”事情过于重大,天皇还没有反应过来。

    看着伏地而跪的几名御林军将士,个个一身血衣,他实在是想不到,藤原春胆大包天,竟敢冒天下之不韪,公然反叛。

    将士把详情叙述一遍,天皇意识到,这是蓄谋已久啊,一言不合就痛下杀手,皇宫危矣。

    “朝廷危矣!社稷危矣!”天皇以掌击案,怒不可遏,“传旨鸣钟,宣文武百官上朝。”

    铸钟,朝廷面对不可抗拒之力时,如地震、海啸、火山喷发,或皇宫遭袭等重大紧急的事情,方可敲响。

    一般情况下,钟声悠长,间隔久,是为了让百官听清楚声响,钟声的次数多少,代表着情况的轻重缓急。

    铸钟鸣起,声短而急促。

    正在赏艺伎热舞的太政大臣村夫,闻报,忙跑下青楼,到院中清净一侧竖耳静听。

    “不好,听钟声乃最高等级,朝廷有大难。”情况危急,他顾不得体面礼节,大声呼号,“轿夫,轿夫,速速进宫见驾。”

    大街上,骑马的、坐轿的,也有穿着官服奔跑的,纷纷朝皇宫而去。

    幕府。

    “大哥。”藤原秋拱手,“武士团已调配完毕,闻钟鸣声紧,我先一步回来了,大队人马随后赶到。”

    “丧钟已经敲响。”藤原春长叹一声,“开弓没有回头箭。如今,已覆水难收。三弟,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待大军一到,你我亲率武士杀入皇宫,夺了皇位,永绝后患。”

    “哈依!”

    “大哥,战事起,不容分神,这几位身穿囚衣之人,是杀是放?还请明示。”

    “异国他乡的商人而已,留着也无益,还是放了,任他们自生自灭吧!朝廷是幕府的死对头,野心狼子身为使节,推出府门斩首。”藤原春说罢摆摆手。

    “哈依!”

    野心狼子被武士强行推搡着往外走,他不甘心,破口大骂藤原春逆臣贼子,不得好死,会遭天谴的,嚷嚷着丢了性命。

    “谢将军!”赵楠拱手,“不过,出了这幕府的大门,我相信京都四门紧闭,街上早已戒严,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我等此时出去,无疑是死路一条。何况,将军的茶我尚未喝够,可容我等居留一日?”

    柳村大喜,阳关大道你不走,地狱无门你自投,那就别怪我心狠手辣了。

    “父王,”他替赵楠求情,“这位公子远见卓识,目光如炬,孩儿正想向他讨教学问,不妨多留他们几日,让孩儿也长长见识。”

    大战在即,藤原春的心思,皆在排兵布阵,调兵遣将上,哪有闲暇顾及几个囚犯的死活,闭目凝神不言。

    不语,代表着默许。

    “谢父王。”柳村回身对赵楠道,“公子,冒昧相邀,请到我书房一叙,有的是好茶,请!”说着头前带路,向后宅走去。

    左拐右拐,跨过两道月亮门,是一个花园。

    “公子!”管家四下张望道,“你别说,这幕府虽房舍低矮,庭院狭小,毗邻成片后,地方还是蛮大的。”

    “没错。”赵楠观赏着他国的大唐风情,“从设计到图纸,全都照搬大唐芙蓉园而来,倭人体格矮小,建筑便整体缩水。尽管规模减小了许多,毕竟系出名门,在岛国也属罕见了。”

    花园一角,藤条蔓枝缠绕的大树下,有一名女子在荡秋千,俩丫鬟侍立左右。

    “公子,这亭下有一个字,似水又不像水,建这样一个亭子有什么意义呢?”

    柳村一郎闻言嗤笑,满眼都是鄙视,本以为从上国来的人,个个见多识广,不曾想连一个游戏都不识,他有意羞辱一下他们仨,便故意朝荡秋千的女子大声喊:“清少纳言,来给这几位大唐来的客人,讲一讲流杯亭的用途。”

    柳村“大唐”二字叫的分外响亮。

    言外之意,你们北宋的人连一个小女子都不如。

    “见过少主,”名叫清少纳言的女子一路小碎步,走过来行礼,反问道,“大唐灭亡已近百年,何来的大唐客人?”

    柳村不理这一茬,满目怜爱,柔声细语劝道:“惠子,你以少纳言的身份,是帮幕府著书立传,歌功颂德,糊弄那些山野村夫而已,别太拿它当回事。老是在书房里闷着,对身体也不好,没事多出来透透气,散散心,这多好!”

    清少纳言?赵楠似有耳闻,一时又想不起是谁。

    清原惠子瞅了柳村一眼,把头扭到它处,对少主的这份关心,似乎并不领情:“我奉旨行事,为朝廷分忧,理所当然要尽心尽责。少主私下事尽可吩咐,岂可呼来喝去,失了身份礼仪?”

    “给他们讲讲,这流杯亭的奥妙,让这几位上国的贵宾,开开眼,长长见识。”这位少主,一心只想让赵楠丢丑,对惠子的诘责完全未放到心上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